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一块江中古老的乌木,几根弦,加上一双跟木头打了多年交道的手,经过锤子、凿子、刨子、锯子的打磨,能发出什么声音?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巴陵工匠”、斫琴人苏文胜用乌木古琴给出了答案。

在今年(深圳)国际文博会现场,苏文胜即兴倾情弹奏了一曲《卧龙吟》,以琴会友、以声传情,吸引观众连连驻足。他创作的汨罗江乌木古琴(屈颂式·楚韵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1968年出生的苏文胜,16岁起便学习木工、雕刻,是汨罗本地小有名气的木雕师。从拜师学艺算起至今,他与木头打交道已经35年了。2003年,作为木匠的他,无意中发现了汨罗江中有许多通体乌黑形状各异的阴沉木,经查证,确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年乌木。

乌木的形成,源于树木因地理、气象变化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长达千年万年,碳化而成的半木半化石,色彩乌黑、质地细腻、不腐不朽。本身就热爱木雕工艺品的苏文胜,对乌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年来,苏文胜四处寻觅,在汨罗江流域和全国各地收购乌木数百吨。他在汨罗市神鼎山镇神鼎山上建造了一座“乌木王国”,存放这些“宝贝木头”,以及他创作的与屈原相关的各类乌木作品千余件,包括乌木古琴、香器、文房器物系列等。

古朴的香炉上刻着峨冠博带的屈子像,目光炯炯若有神;汨罗江上赛龙舟画面在一块乌木上雕刻呈现,栩栩如生;文房器物上,一行行楚辞“入木三分”,木工笔法苍劲飘逸;乌木古琴雕刻有楚地图腾文化符号和古代纹饰,音色空灵、醇厚……这些乌木作品都是“孤品”,在他的匠心独运之下,雕刻着千年时光,也交融着艺术与文明,让人叹为观止。

“屈原的求索精神给予汨罗文化深厚的底蕴,他不朽的精神传承千年,在同样不腐不朽的乌木古琴中,以另一种方式复活。”苏文胜告诉记者,斫琴是一个精细活,从江中打捞起来的一块乌木,到成为一床古琴,要经过设计、干燥、修型、线条处理、镶嵌等100多道工序,长达一年周期。

“我家四代人都从事木工,木雕是家传手艺。”年轻时以木工起家,几十年的匠心坚守,苏文胜对木雕的情感已经超越普通匠人,成为一种爱好和情怀,“玩木头是我一生‘真爱’。”

锤子、凿子、刨子、锯子……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木工工具仍然是做斫琴的主要器具。苏文胜四处拜访名师,集思广益,不断突破斫琴技艺。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改造槽腹制作工艺的那次经历。

第一次制出的琴,自己弹试大失所望;接着制第二床、第三床,一遍又一遍探索与实操,制完不行就是不行,他绝不将就,闭门挑灯熬夜不断尝试,却乐在其中。

“不如改变面板和底板相合中间部分的结构、排列,改变它的音韵、音量,琴声可以停留得更久。”苏文胜脑海中灵机一现,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槽腹制作工艺,让乌木古琴发挥出“余音绕梁”的效果,终于有了第一床自己满意的汨罗江乌木古琴,他的这项创新成果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作为汨罗江流域古琴文化传承的践行者,苏文胜还致力于屈原文化研究。汨罗市总工会对他发出了成立“巴陵工匠”工作室的邀请。苏文胜亲自设计了“神鼎山庄”,融合了田园山水,集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研学、雕刻和湘楚文化研究与展览于一体,会聚四方木雕爱好者,交流专业技艺,传承屈原文化。

“木雕不仅是一块木头,其中蕴含的精神底蕴更是妙不可言。我希望通过这些木雕,向世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022年,苏文胜制作的巨型屏风《天下洞庭》被湖南省政府收藏,现存放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成为展示中国艺术的一个窗口。

(湖南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余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淳安县公安局大市派出所“山区版现代化警务模式”显雏形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