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环保指导不应浮于表面

近日,有网传视频显示,河南某地农民抢收花生,现场的工作人员却阻止使用农机设备。此事一经报道,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而后当地对农民和网友的质疑作出了回应。一方面,集中使用农机设备收获花生,产生了大量扬尘,不仅破坏地区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居民日常晾晒,对来往车辆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希望劝导群众错峰使用农机。另一方面,网传最广的“应对领导检查”一说系工作人员表述不当,并无行政命令,目前仍在正常收花生。

从“小麦手割更环保”,到“花生脱壳禁止露天作业”,污染防治和粮食生产两手抓是好事,但不能颠倒主次,更不能因噎废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换位思考,不难理解农民的焦虑。花生的最佳收获时间就在这半个月内,万一下雨怎么办,亏损谁来承担?钱付了、运输车来了、农机设备也排好了“档期”,难道就这么干耗着?人人都追求颗粒归仓、落袋为安,普通农民更承受不起潜在的风险。明眼人都看得出,事关农民丰收是天大的事,粮食安全理应放在第一位。

更何况,近年来许多地方推广机械化作业,前脚刚来宣传农机利好,后脚却有“专家”鼓吹人力手割更环保,给用机器“开条件”,显然不合适。过去都是抢速度、抢时间、以快为美,如今却提出“错峰”“环保”等新概念,一时半会儿的确难以服众。收获花生用不用设备,不只是环保问题、效率问题,对于农民而言更是成本收益问题,不是轻轻松松一句禁令、一次检查就能调和摆平的。对于新问题和新要求,农民群众不理解,相关部门更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要求是否存在矛盾,表述是否不当,配套措施有没有做足,出现意外有无补偿机制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言语间将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为指导依据,但细究法律条文,涉及“扬尘”的管理规定集中在建筑、工矿领域,对于农业收获则没有明确的限制。如何减少收获过程中的扬尘,如何推广清洁环保的作业方式,为地方管理部门留下了一定的施策空间。对于错峰收割、早晚作业等新设想,要斟酌损益、提前布局、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切忌图省事、一刀切,把责任和风险直接推给农民。

事件以“误解”定性,以“批评教育”收场,但误解由何处滋生,批评教育是“教说话”还是“教实招”,同样值得关注。相关工作人员言语间极力撇清农业指导与“领导检查”之间的关系,力避撞到舆论的“枪口”上,个中原因不难想见。饶是如此,工作中的“领导检查”总会有,并非要革除的根本矛盾,相反应该起到推动工作开展、验收实际效果的作用。检查也好指导也罢,扬尘问题就摆在那里,若只担心它“脏了车窗脏皮鞋”,而不是真心为农民的利益着想,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

说到底,农业管理不能只是“喊口号、下命令、作指导”,更要踏踏实实走到农民中间去,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诉求。变发号施令为技术交流,变检查视察为深入调研,方能把工作做到前头去,把办法想得更周全,真正赢得农民群众的认可。(默达)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江苏南京:“食安小卫士”走入田间地头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