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交通 > 正文

12月11日上午,莆田东圳事迹教育基地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莆田市光荣院的院民。在这里,他们抚今追昔,现场感受“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品格和木兰溪治水理念,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东圳事迹教育基地位于东圳水库坝区,设有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东圳事迹、以原鲁山为典型代表的先进事迹等三层室内展区和室外廉政教育园,展现“党群一心修水库、清风正气赢民心、担当为民践初心”的廉政水利故事,形成以原莆田县县长原鲁山为典型代表的廉政示范效应。该基地获评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院民们聆听了东圳水库兴建史,参观了东圳水库兴建图片展和建库工具、仪器、生活用品等实物展示,观看《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东圳水库发展现状》电教片,深入了解了时任莆田县县长、东圳水库建设总指挥原鲁山带领全县军民团结一心,全力修建东圳水库的事迹。

耄耋之年的院民朱文荣、王金本等当年参加过东圳水库建设,对于东圳库区的一景一物,他们都十分熟悉。“那年,我随部队刚参加完金门炮战,仅休整一星期,就立马投入到建设东圳水库这一新的战场。”朱文荣感慨道,教育基地内展示的照片和老物件,让人恍惚间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也深深感受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60多年前,10万莆田民众从各地奔赴东圳工地,手推肩挑,劈山挖土,截流筑坝,建起了这座当时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成就了莆田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如今,经过60多年的风雨洗礼,东圳水库依旧造福莆阳大地,成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当年“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品格,则成了永远耸立在莆田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据悉,莆田市光荣院主要供养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其他新中国成立后对内对外战争,为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和富强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功臣。目前,在院老兵最高年龄93岁,最低年龄68岁,平均年龄85岁。

(新媒体责编:陈盛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深圳龙岗检察院在全市首创防止商事主体恶意注销协作机制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