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谢嘉 方乙婷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南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小南宁”之称。截至2023年,扬美古镇保有文化遗产200多处。2010年,扬美古镇获得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和管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扬美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的作用,突出“站点+古镇保护”,从参与立法、普法宣传、依法监督等方面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夯实扬美古镇保护、管理和发展的法治基础,让千年古镇在法治建设中绽放时代芳华。

将民意融入“法”里 用民主夯实法治的人民基础

2019年,驻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的南宁市人大代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快江南区江西镇扬美古镇保护和管理立法工作的议案》,并被确定为市人大2020年立法调研项目。在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不断拓展和健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表达意愿关切的途径和形式,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到参与立法的各环节,凝聚合力绘就地方立法的民主底色。

让“老乡”广泛参与立法,提升立法的宽度。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把调研会开到群众身边,与“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干部群众一起“解剖麻雀”,让立法与民意同频共振。同时,设置意见征集箱、立法信息采集点,打通了立法民意征集的“最后一公里”。

让“专家”深度参与立法,提升立法的精度。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根据古镇保护的特点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三官一员”、文化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等,广泛听取各方面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提高了立法的针对性、精准性。

让“物主”持续参与立法,提升立法的温度。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将立法征求意见会开到古镇古建筑的产权人家中,走家串户俯下身子征求意见、倾听建议,一起算清楚古镇保护的“权利账”,在潜移默化中将立法的过程转变为普法的过程。

《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5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成为江南区首次直接参与,并获得颁布施行的南宁市首部古村落保护管理法规,为全面保护好扬美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镇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路径。

寻求保护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用发展保障法治的落地落实

江南区人大常委会以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为主阵地,通过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以贯彻实施《条例》为总抓手,协调联动走好古镇保护和发展协同共进之路。

做好普法宣传在思想上求共识。《条例》实施后,江南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在扬美古镇举办《条例》集中宣传活动,邀请南宁市司法局专家举办《条例》专题培训,开展“小手保护家”为主题的《条例》进校园活动,邀请江南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在“线上”解读《条例》,组织人大代表、镇村干部、志愿者走访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让条例宣传“有字有声有势、入耳入脑入心”。

《条例》颁布后,驻站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发动村民对照《条例》规定对扬美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在村规民约中新增7条有关规范村民行为的内容,明确了19项禁止行为,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扬美村获评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村规民约村。

完整的历史遗存是扬美古镇的根基和灵魂。为落实古镇保护机制、形成保护合力,江南区人大常委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并指导扬美村人大联络站点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协同服务中心组织了由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村组干部、治安巡防员等80多人组成的扬美古镇保护管理“七彩”志愿服务队,按照责任下沉4个网格,常态化开展巡查,实现监管常态化、长效化。

落实意见办理在发展上开新篇。江南区各级人大代表坚持通过高质量的代表议案建议,推动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提升扬美古镇保护和发展的力度。目前各级政府已投入超过2.5亿元改善扬美古镇各类基础设施,彻底解决“马路拉链”“架空线”“蜘蛛网”等问题,实现宽带网络、通讯信号全覆盖。

以人大工作回应民生关切 用民心保证法治的一以贯之

近年来,江南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专题活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依据《条例》规定,向政府提出推动《条例》落细落实的意见建议,通过监督问效将“建议清单”转变为“成效清单”,以人大之力,聚合民心助推古镇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动古镇承古出新,回应民生现实关切。针对《条例》第二十九条内容,江南区对古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题调研,推进古镇将扬美豆豉制作技艺、扬美沙糕制作技艺等老手艺嫁接现代化生产流程。推动古镇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充分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活字典”和“活宝库”,推进技艺与艺术相结合,让非遗在古镇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目前古镇经营特产的商户20余家,餐饮商户30余家,民宿10余家,就业人员近300人。扬美村民在古镇保护中受益,2023年2月,扬美村荣获首批“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

促进古镇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回应民生关切。近年来,江南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鼓励和支持扬美古镇不断探索实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多次协调并参与有关扬美古镇历史脉络、名人传记、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调研,参与编撰出版《扬美村志》,为扬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文化支撑。参与组织“扬美龙舟上水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促进扬美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自我造血”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扬美古镇已经新建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特产推广中心,添置旅游观光车、休闲车。近三年来,扬美古镇景区年均旅游综合收入1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突破50万元。2023年1月至6月,扬美古镇接待游客数5.93万人次,同比增长54.65%;门票收入59万元,同比增长55.89%。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江苏南京:“食安小卫士”走入田间地头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