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通讯员 艾辉 

“今年1-8月,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案件85729件,审执结74686件,其中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32099件,平均审理用时36.93天,同比缩短9.93%,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9.07%;审结涉企案件12699件。”近日,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如此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榆林全市法院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今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两级法院立足审判执行职能,创新开展“司法助企”行动,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紧扣在办理涉企纠纷案件中减少环节、减少时间、降低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安全感总需求,切实以能动司法为企业纡困解难。

坚持服务大局 下好助企服务“先手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榆林全市法院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台司法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实施意见》和《全市法院13项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等,高标准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同时,该市立足榆林经济大市、能源大市定位,先后印发出台保障能源安全的《实施意见》和优化营商环境23条措施,为全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能源企业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榆林法院联合市检察院等部门印发《关于“三小”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问题联席会议纪要》,为小微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关于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动机制的意见》,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合力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营造安全诚信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优化诉讼服务 打造助企发展“优环境”

为给涉案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优质诉讼服务,榆林法院在诉讼服务窗口增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执”;积极推进“互联网+审判”,大力推广“云上法庭”等线上诉讼新模式,积极运用电子签章、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上开庭、在线查控等线上审判执行方式,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

今年1-8月,全市法院共网上立案、跨域立案4817件,在线开庭、调解3200余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787件,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

榆林全市法院还通过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为企业解决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指导;实行“线上+线下”双轨服务并行,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提供纠纷解决方案;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助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市金融借款、民间借贷案件数实现连续8年下降,有力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民间融资秩序持续好转。

强化审判职能 当好助企纡困“贴心人”

针对破产案件审判,榆林法院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畅通市场主体“积极救治”和“及时清退”渠道。比如,成立破产审判合议庭,不断规范破产案件审理流程;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协调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种资源,统筹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涉及的企业注销、涉税事项办理、资产处置等有关问题等。

在破产案件审判中,榆林全市法院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成立秦创原(榆林)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大力推动审判机构专门化、审判队伍专业化、审判程序集约化建设。

另外,榆林法院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与市科技局等9家单位共同签署协议,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中心和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在促进榆林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司法保护更大作为。

加大执行力度 做好助企权益“护航者”

近日,神木市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连环租赁合同纠纷案过程中,通过灵活采取执行举措,将中间违约者从连环租赁关系中清除,极大保障了末端众多小微商户稳定租赁的需求,实现办理案件的良好社会效果。

据介绍,在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过程中,涉及申请人为中小微企业的,榆林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打击规避、逃避执行行为,助力中小微企业回笼资金、健康持续发展;涉及被申请人为中小微企业的,给予“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和惩戒宽限期,促进企业正常经营、平稳“过冬”。

为做好助企权益“护航者”,全市法院深入推进“1365”执行权运行新模式,积极开展为期两年的“执行规范化建设”行动,促进执行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同时,创新“执前督促+和解”工作模式,扎实开展 “驼城春雨·2023” “上郡锐士·2023”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民生、涉小标的、涉小微企业等案件4923件,执行到位5.52亿元,着力办好“小案子”,保障“大民生”。

在案件执行中,对市场情景较好、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榆林法院采取“活封”“活扣”等柔性执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以被执行企业的良性运行保障胜诉权益的兑现。

对依法已经履行完毕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企业,榆林法院积极开展司法失信信用修复,通过推行企业“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履行法定义务,营造诚信健康的营商环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江苏易泊车又有十多座新能源充电桩投运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