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23日讯(记者李春晖)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趋势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在促进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乡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届时各类要素将实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尚有哪些“堵点”?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网财经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教授唐丽霞。
不能将乡村振兴简单理解为逆城镇化
中国网财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城镇化进程,而乡村振兴又带有逆城镇化的特征,怎样才能实现统筹发展呢?
唐丽霞:不能将乡村振兴简单理解为逆城镇化。乡村振兴不是看人口回流的数量,而是关注解决人口结构的问题。
在以往几十年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很多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到城市,让乡村出现了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发展困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把乡村和城镇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改变以往乡村附属于城镇的状况,推动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创建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
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5.22%,还有近35%的人口居住在乡村,这个数量并不小。而乡村当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业态,无法支撑起这么多人口实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农民增收,需要在乡村发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例如数字赋能的乡村电商等等。这就需要鼓励高素质人才去乡村发展、来乡村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要素双向流动尚有“堵点”待解决
中国网财经:目前来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吸引人才到乡村来发展,面临哪些障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唐丽霞:最重要的是如何吸引人才。从城镇化的经验来看,吸引人才需要有就业机会。就业从哪里来?从不同的业态里来。但是目前乡村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无法为年轻人提供他们想要的就业空间,缺乏对他们的吸引力。如果想要实现要素双向流动的话,首先就要拥有更多元化的业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目前一些乡村已经开始有了这样一种趋势,但是还没有成型。
第二个方面在于一些乡村公共管理方面的政策。比如说现在很多地方取消了城乡户籍限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上我们发现,从乡村将户口迁入城镇比较容易,但是入乡返乡落户比较难。因为落户意味着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定,这与一系列集体经济的权利相挂钩。
人才入乡返乡工作、创业后,可以在乡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参与乡村的社会管理,他可能对集体经济发展有贡献,但是不能够参与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他的权利是不不完整的,这也使乡村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打折扣。
第三就是乡村的就业保障机制、职业发展评定、晋升渠道等等,与城市相比都比较缺乏。乡村业态大多是以小微形态为主,是一种小而美的,同时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来到乡村以后,缺乏职业发展的上升通道和保障。
第四就是公共服务的配套,教育、医疗等等,这些乡村还都比较薄弱。人才来到乡村以后,可能只把这里当成就业挣钱的地方,不是生活消费的地方。
基于乡村在上述这些方面存在的短板,为了实现要素双向流动、增强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需要有更多的政策来支撑。
应对乡村人口老龄化
中国网财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据您观察当前乡村人口变化趋势是怎样的?有什么新特征?
唐丽霞:当前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要高,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
9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乡村配置了很多村小,现在很多村小关停了。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学龄儿童跟随他们的父母流转到城镇接受教育了。而老年人还留在乡村。我们的第一代农民工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面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他们中大部分人会选择返回乡村养老。老龄化成为乡村人口结构的重要特征。
但是当前乡村的公共服务中,适老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近期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城乡社区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饭,他们还需要医疗、照护、休闲娱乐等很多方面。现在我们很多乡村的医疗机构只有一个卫生室,只能提供最基础的医疗服务。
所以,对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该适应当前乡村老龄化的特征,把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完善起来。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