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期间,各国体育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在体育竞技之外,也感受到来自东道主友好和周到的服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成员都提到,参加杭州亚运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他们为杭州亚运会周到细致的服务和人民的友好热情点赞。
新加坡运动员桑德兰·古甘:非常荣幸能来到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感受中国文化,我觉得所有来参赛的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都会感受到这份热情好客,中国所准备的一切都让大家感到非常舒服,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马来西亚《星报》摄影记者沙特·卡内森:人们很热情。无论什么时候我想寻求帮助,他们告诉我们怎么办,太棒了。
沙特代表团随队官员阿里‧哈希姆:我学习了一些中文,我会说你好和谢谢,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从机场到亚运村的一路,所有一切接待欢迎,都非常好。
除了杭州人民的热情好客,各国代表团和媒体记者们还对亚运会细致周到的交通保障和亚运村的各项服务设施印象深刻。
卡塔尔体育新闻联合会记者穆巴拉克·阿尔博艾宁:杭州亚运会提供了包括巴士在内的交通工具,方便大家去体育场和新闻中心,这很棒,因为媒体朋友们不愿在不同场地的交通上花费太多时间,这次亚运会提供的交通运行十分便利和顺畅,而且杭州的天气也很好,我们非常享受这里。
文莱代表团随队官员李辉:我们住的运动员村,吃和住都非常满意,非常好,走进运动员村,走进房间,科技体验是我目前看到最好的,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性的运动会,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一起交流,会增进友谊,然后互相促进、提高水平。
尼泊尔运动员阿比拉莎·比斯塔:中国为来参赛的运动员建起了这么棒的亚运村,这一定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盛会,中国为我们做好了准备,一切都很完美。(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