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三农 > 正文

  (记者 崔现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遵循天人合一之道,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创造了稻鱼、梯田、草原游牧、农林牧复合等类型丰富的农业系统,与之相伴生的是,青田鱼灯舞、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多彩民俗,以及耕读传家、自强不息、守望相助的民间文化。

  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增至22项。

  近年来,我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挖掘多种功能、释放多元价值,让珍贵农业文化遗产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农业文化遗产变成致富“聚宝盆”

  利用遗产地鲜明的绿色标识,精心培育农产品品牌,走农遗品牌化之路,是各遗产地致富的金钥匙。时下,乡村游、文化游、体验游风头正劲。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良的生态条件,并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这为其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条件,越来越多有情怀、懂管理、有技术的年轻人来到乡村。

  在浙江青田,先民们依山开垦梯田,田里种稻,稻下养鱼,培育出地方特有品种——软鳞味美的“瓯江彩鲤”,在耕地匮乏的山区撑起“饭稻羹鱼”的田园梦。经过千年积淀,当地形成了以“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鱼粮共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种养模式,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几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改进了传统模式,创新升级为“种养并重”的数字标准化“稻鱼共生2.0”,将种稻养鱼的亩均效益提高了10倍。青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田鱼干加工、渔家乐等,涌现许多致富能手。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开创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兼顾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沙地农业系统的典范,2018年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识的设计,融合了古桑树群、智慧农人、传统院落、祥云纹等多种元素。夏津还悉心打造“夏津椹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走出一条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品牌建设路子。

  “我们村围绕桑产业一直在摸索新出路,除了销售新鲜桑果,还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主加工相关产品进行销售,来延长桑椹产业链。同时,我们还利用村里的资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网红民宿等项目。这样一来,村集体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党支部书记褚运林说。

  农业文化遗产正成为培育特色品牌农业的重要依托,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极具魅力的看点,是遗产地乡亲们致富的聚宝盆。

  用好珍贵的农业种质资源库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以板栗栽培为核心,作物、药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复合种养体系,已有3000多年历史。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立体种养、树体修剪管理、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技术体系,有效保护了当地农业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它被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和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往往伴随丰富的作物品种、野生生物及传统知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深处太行山腹地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中国北方特有的雨养农业系统,总面积204平方公里。这里石多土少,早在13世纪,当地先民便凿石垒堰、覆土务农。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建成了规模庞大的梯田。涉县梯田不仅种出了远近闻名的核桃和花椒,还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枣及其他农林产品。2022年,因该系统以独特的方式利用传统方法和知识,维护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种植或管理的农业物种有26科77种,其中的农家品种达171个,还分布有野生药用植物51科123种。这些农业物种与传统农家品种,通过间作、轮作和农林混合种植等一系列技术,以活态形式传承和保护下来。传统农家品种还建立了社区种子库进行保存,同时农民自留种也是一种保存方式,这种互补模式就地活态保护了当地的农家品种。野生药用植物也被当地人日常采挖和利用,并随着时间推移而积淀在药用植物的传统知识里。

  生物多样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充分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中珍贵的农业物种资源,坚持活态保护,并对其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可持续利用,是未来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方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传承

  中华农耕文明历久不衰,主要得益于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生命有机体,种养结合、互利共生,实现了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顺时、取宜、循环、节用的生态观念,对于当前推进农业绿色环保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中,杨梅为茶树提供散射光、保水保肥、阻风抗寒,为仙居鸡提供活动空间和饲料来源;仙居鸡的日常活动则为杨梅除草除害,粪便为系统提供优质肥料;仙居土蜂为系统内蜜源植物授粉,保障生物多样性平衡,并为农民增加产业收入。四大农业物种并非简单组合,而是基于生物链原理形成契合与互补,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位于云南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山古茶园,是一座人工栽培型大叶种茶园,也是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核心保护区。“林中开垦、林下种植的种茶方式,依山而建、向心布局的村落建设,是世居景迈山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缩影。”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红说,当地利用森林系统为茶树营造生长环境,通过微生态系统来防治茶树病虫,促进高品质茶叶生产。

  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有2000余年历史。铜陵白姜块大皮薄,汁多渣少。其优良品质除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造化外,更离不开在千百年传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种植系统。其中,姜阁保种催芽、高畦高垄种植、芭茅搭棚遮阴等三项生产技术是铜陵白姜独特种植技艺的精华所在,是世代姜农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作为和创造,闪耀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的智慧。

  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社会规范、生活伦理、节庆礼仪等人文内容,所传承的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和睦互助等中华美德,维系着乡村社会和谐稳定,铸就了乡村的根和魂,对于今天淳化乡风民风、坚定文化自信、改善社会治理都具有显著价值。并且,农耕文明中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农业景观,形成山清水秀、沃野千里的田园风光,而这正是人们安放乡愁、寄托精神家园的空间所在。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2012年,中国率先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2015年,中国颁布全球首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北京怀柔板栗栽培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至此,我国已分七批认定了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与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一起,共同勾勒出中华壮丽的文明景观,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超六成受访小店店主确认互联网让小店发展机会变多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