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上林海 守护林海
郑名村 黑龙江日报记者 王彦
眼前这位戴着眼镜、笑容憨厚质朴,有着淡淡书卷气的人,就是坚守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呼源林场整整32年的资深营林技术员王天军。
截至2023年底,王天军所在的班组累计完成森林抚育3800多公顷、完成人工更新造林6170亩、补植补造完成近万亩,共计栽植了270多万株苗木。他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对工作的认真,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如何与这片林海成为“挚友”,并一路成长为一名集坚守与热爱、责任与担当、传承与创新于一身的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王天军。
“我父母是第一代大兴安岭开发者,那一代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是无言的,天寒地冻间从不曾说过一句辛苦。”王天军告诉记者。
正是在父母的影响下,王天军在1992年初中毕业后,选择回到素有中国“最冷林场”之称的呼源林场贮木场工作。“我成长在大兴安岭,童年打雪仗、堆雪人、打冰出溜滑,让我早就适应了冰雪生活。但是,真正扎根到呼源营林队,扎根到大雪封山的老林子,我才真正意识到前辈们的辛苦与不易。”王天军回忆道。
从事营林工作的30多年中,王天军始终秉持着“腿勤、手勤、脑勤”的理念,充分发挥了龙江绿色人才的“顶梁柱”作用,扎根林区一线,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毅力,为林区的蓬勃发展筑起了坚实屏障,实现了生态健康与林区效能的双向提升。
腿勤。在2021年林业局生态修复科建立偃松种子资源库的过程中,王天军就是一张 “活地图”。他熟悉林区样态,深知哪一处长势良好、交通便利、面积适宜,带着森林调查设计队深入山区踏查,圈定范围,实现了精准定位和实地对接,每一处都完全符合立地条件。
手勤。工作、生活中,大到汽车发动机的修理,小到割灌机、油锯的拆解和组装,再到生活上的水电、木工活儿,王天军事事亲力亲为。“林区的苗木铲栽植是重中之重。传统的人力整地只能靠铁锹和铲子,很难在山体背坡厚达50公分的苔藓上挖掘出50×50的培育穴。我和工友就自己动手设计,把停伐不用的油锯改造成链式刨穴机,最终研发出轻便好用的植苗铲。”王天军介绍。
脑勤。多年来,王天军担任营林技术员,积极自学林学书籍和各种森林抚育规程,并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森林抚育、修枝、补植、施肥的工作实践中。
“我要尽我所能,带领22个营林作业班组保质保量地完成营林生产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2023年底,王天军所在的班组累计完成森林抚育3800多公顷、完成人工更新造林6170亩、补植补造完成近万亩,共计栽植了270多万株苗木。“我的工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我却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始终有一个简单的信念,那就是要守护好这片大森林。”王天军说。
32年的林海生活让王天军深刻理解到,在这片广袤的林海中,只有真正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将个人情感与职责紧密结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激发智慧,并将老一辈的宝贵经验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营林工作添动能、注活力,做好龙江绿色耕耘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