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从水手到船长,从船上到岸基,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特运”)高级船长蔡连财的人生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在海洋特种运输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低成本、更安全、更稳妥地把货物运回来、送出去。”蔡连财说。

从业30多年,正值中国航运业的空前发展之时,蔡连财和他的团队一起规划并构建起国际航运市场上“中国因素”的高速发展,对中国航运特种运输领域产生深刻而绵长的影响。9月26日,蔡连财入选第七届“南粤工匠”名单。

向海而生 从水手到船长

“课本上美丽的西沙群岛深深地吸引着我,偶尔我也会骑自行车去离家十几公里外的地方看海。”少年时,蔡连财就对海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海洋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高考后,蔡连财进入集美航海学院学习,开启对航海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1991年大学毕业后,蔡连财上船成为一名水手。航海生活十分艰辛,但对于心有追求的蔡连财而言,却“十分充实而美好”。工余时间,他学习英语和电脑操作,“那时,我们的航海技术和欧洲差距还很大,想要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熟练的英语和电脑技能少不了。”

蔡连财求知若渴。2001年,他自费购买台式组装电脑带上船,通过自学,先后开发出恒向线计算、测天定位计算等一系列航海专用小软件。2006年,蔡连财应用VB语言,成功开发出半潜船滑装大型平台实时通讯软件CAI-LINK,这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半潜船滑装作业的工作效率。

经历过杂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半潜船,从实习生、水手、三副、二副、大副,2007年,蔡连财成长为船长。16年航海生涯,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也见证着世界的变化。

2014年11月,重吊船首次吊装体积超过1.6万立方米的渡轮,该渡轮为一艘双体双层渡轮,全铝合金材质,载客量2000人,在广州番禺建造,出口巴西里约为奥运会服务。蔡连财担任现场总指挥,迎面而来的不是掌声而是质疑:“不相信他能装上去”“安全风险不可控”……

“我无意冒险,但确实完成了一个逼近稳性极限的半潜船装载纪录。”2017年10月,半潜船在巴西装载2座老旧半潜式平台。由于平台实际重量大大超过货主申报的重量,船舶稳性接近安全极限值。船员普遍认为,航行风险很大。根据经验和技术分析,蔡连财和团队判断:安全是可控的!但船员仍有很深的疑虑。为此,蔡连财专程飞赴巴西,在现场与船员一起优化压载方案,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当船舶稳稳地停靠在目的地港口,全船人都激动万分。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装载方案,要有‘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这是蔡连财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蔡连财(右三)与技术团队。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林景余 摄

向海而兴 让重大件扬帆出海

为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2011年6月,亚洲首个由船东组建的货运技术中心在中远海运特运成立,主要负责制定特种船运输方案,蔡连财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

“深感压力!”蔡连财表示,“我也知道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彼时,他的儿子也刚进入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蔡连财和儿子“同频”,提前2小时上班,还坚持晚饭后从家返回公司继续工作。他笑言:“与孩子一起迎接大考。”

2014年,蔡连财的儿子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攻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蔡连财也交出一份份满分答卷:在质疑声中漂亮地完成“奥运”渡轮的装载;在海上平台的动态定位浮托安装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创造该细分市场行业首例、施工速度最快、安装平台重量最重等多项世界纪录;主导完成“船吊操作模拟培训系统”和“吊装倾角实时显示系统”等多型智能设备的研制,为产业发展培育工匠人才、安全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纸浆进口国,海运需求旺盛。为此,中远海运特运先后定造60余艘多用途纸浆船。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量逐年增长,然而,专业汽车船运力不足而导致压港。面对港口黑压压一片的小汽车,中远海运特运从中看到了机会:如何提高纸浆船运输效益?如何运用纸浆船多层叠装运输汽车?

很快,蔡连财有了“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的设想,“需要时,展开可装载汽车;不用时可折叠起来,还不占用空间”,他把这个科研项目列入自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年度重要课题。2022年开春,蔡连财带领团队成员开始攻关,分析理论,设计框架,选取材料,现场试验……同年8月18日,取名“48英尺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正式亮相,载运2300多辆商品车的纸浆船在江苏太仓港扬帆启航,开创了“归来纸浆船,出载国产车”的先河。这也是蔡连财和团队最得意的一项创新。

谈及这一创新,一位中国汽车厂家高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8英尺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解决了我国商品车出海难、运费贵的难题,从中我也看到一名工匠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

念兹在兹,蔡连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推出多款商品车专用框架。截至今年8月,纸浆船利用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各类车辆累计已超过10万辆。

向海而强 搭造技能施展大舞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蔡连财耕耘多年的货运技术中心、蔡连财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中远海运特运一张闪亮名片,成为职工向往的技能施展大舞台。据介绍,团队专业成员从创立之初的16人增加到现在100多人,前后完成技术创新数十项,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专著2部,科技论文数十篇;货运技术团队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工作室获广东省总工会挂牌。

当年,蔡连财离船时将电脑留给下一任船员,并叮嘱他们认真学习。多年以后,那些接手他电脑的船员纷纷表示:“电脑装置会过时,但是坚持学习和追求创新的精神永恒。在船上学习的这段经历让我终身受益。”在蔡连财身上,团队成员卢金金学到了两个好习惯:不断创新和善于总结。“蔡总常告诫我们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洞察力,鼓励我们积极申报创新项目,并将这些项目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2017年2月,蔡连财指挥新光华轮成功装载英国DANA石油公司的希望6号,创造了亚洲半潜船装运单件货物超3万吨的新纪录。“以前,很多半潜重吊作业没有外国人干不了,现在是很难找到干得了的外国人,我们已经实现反超。”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蔡连财带领团队填补了国内重大件运输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也打破了欧洲老牌船东长期垄断超大超重件运输的格局。付出得到肯定,蔡连财很是自豪。

更令蔡连财欣慰的是,儿子在他的影响下养成了对事业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精神,遇到问题也常常向他请教。“是父亲,是老师,更是我的榜样,我希望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他的儿子说。

匠心匠语

记者:您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蔡连财:“凡事找到要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

记者:按照您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您所佩服或想为职工推荐的“工匠典型”是谁?

蔡连财: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要做就做最前沿”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2010年,他研发出中压直流输电网,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舰船上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这一技术水平领先美国十年。他研发的全电推进系统,整整领先美国一代。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徐丘濂 通讯员 米军喜 姚汉文 林雯雯)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追求极致,品质如一 20岁东风本田再出发!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