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善待“赶时间”的外卖骑手,是城市应有的温度
陈丹丹
外卖骑手“进小区门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推出系列举措,落地“骑手友好社区”“小哥码”“一望到底”等项目,通过协商外卖骑手通行机制、开辟骑手绿色通道、上线送餐专属地图等措施,逐步解决骑手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等实际问题。
系列举措的推出,正中当前的痛点与难点。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小哥在小区门口吃闭门羹的事情频频见诸媒体。涉事多方或有争论,或产生纠纷,甚至发生冲突事件,如骑手在小区迷路导致送餐超时,骑手与保安发生冲突、被保安抱摔进ICU等。在一些人看来,“外卖小哥不许入内”已然成为了一种职业歧视。
作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外卖骑手似乎总在与时间赛跑,正如“外卖诗人”王计兵在《赶时间的人》中写到的:“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而由诸多因素引发的“进小区门难”,如同一粒尘埃,真实地投射在每一位骑手的生活与工作中,而个体往往只能无奈妥协。
就在不久前,下班回家路上,我看到了一些外卖骑手的电动车后座或脚踏板上,绑着一辆平衡车。前方挂钩上挂着几袋外卖,尾部装着撑得盖不上盖子的送餐箱,再加上中间的平衡车,电动车一下子显得更加拥挤和笨重了。上前一问才知道,因为担心遇到“小区进门难”,他们才买了平衡车,如果小区不让进,就踩着平衡车去单元楼送餐。
外卖骑手“进小区门难”的问题背后,是送餐“最后100米”中涉及多方的管理痛点,关乎物业、平台、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不应简单地将其归咎于配送链末端工作人员的“不懂变通”,而是要厘清所牵涉的各方权益,也应理解小区管理者对居民负有安全责任与义务。因此,这一问题,说到底还是要以共治思维来破解。多地推出的“骑手友好”系列举措,改变了以往“能进或不能进”的一刀切式管理,是兼顾相关各方利益的探索,在具体措施上体现出精细化、人性化、制度化的趋势,值得点赞。
积极探索出台政策举措,为骑手提供实用的服务和保障——近年来,类似的暖心故事正在多地上演。例如,在全国总工会、重庆市总工会和沙坪坝区总工会三级工会组织推动下,重庆首个“骑手友好街区”落成,在解决“进小区门难”的同时,还引导骑手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参与基层治理;北京大学等高校探索建设“骑手友好校园”,在校园外卖点设立驿站,让骑手能喝口水、歇歇脚……
类似举措是值得各地借鉴的有益尝试。而相关举措的顺利落地,则需要管理部门、小区物业、消费者、平台、骑手等多方合力,共同找到兼顾骑手工作便利、小区秩序与安全、居民权益等要素的“进门机制”平衡点。
《编织活法的人》一书中写到,“一个个生命的悲喜与挣扎,镶嵌在大时代的齿轮里前进着,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编织着独一无二的存在。”外卖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诞生和发展,善待每位“赶时间”的外卖骑手,善待每位普通而平凡的劳动者,是一座城市应有的肌理与温度。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