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直播间频现“卖惨坑老”,治理乱象应“意识先行”

近期,一些编造剧本演“苦情戏”,吸引老年人关注顺势“卖惨”兜售产品的现象频发。在社交媒体上,接连有网友发文称家里的老人已“中招”,向平台反映时,收到的回复却是“老年人自己下单买的,产品无质量问题不退货。(10月28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

直播“卖惨坑老”,本质上是一种自媒体中的“套路化”营销,由于老年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以及维权意识较差,加之部分平台的监管并未落到实处,才使得那些借助网络诱导老人消费甚至进行欺诈的直播者“有机可乘”。治理直播间“卖惨坑老”,就要落实好相关主体的责任,对此,“意识先行”是关键。

首先,老年网络用户群体要提高自身的辨别意识,同时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要让老人们既能够识别出直播中的“固定套路”,理清楚剧本与现实的区别;又能够顺应发展潮流,从而深度了解互联网语境。作为互联网中的新群体,刚刚迈入数字化世界大门的老年人难免要经历一段“适应期”,来了解互联网中的规则和特定语态。即便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学会使用电子产品进行购物,娱乐等消闲活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被“数字鸿沟”问题所阻碍。相反,老年网络用户的网络素养尚待提高,且由于他们对当下网络媒介生态的感知与认识还不够清晰,就使得一些浅显的苦情戏码往往能够让老年人轻易上当受骗。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数字化媒体时代,从纸媒、广播、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自媒体,老年群体需要一个思维上调整接受的过程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媒体格局。根据传统思维,老人们在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摄像机镜头与屏幕代表着一种“真实”。故而老年人更加倾向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评判屏幕中所展现的一切,却忽视了部分直播剧本演绎的艺术化甚至虚构化。要明白,镜头未必等于现场,直播也不一定代表真实。老年群体如果用传统的媒体思维来代入到数字化时代下的传媒格局,自然会使自己陷于直播者的营销“套路”中而不自知。很多时候,老年人并非“掉坑”,而是“跳坑”,这正是“数字鸿沟”在意识层面的体现。媒介语态的壁垒使得老年网络用户在进入到与原有传播语态不相符且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一种互联网的“文化休克”当中去。治理“卖惨坑老”乱象,促进老年人的思想意识提升必不可少。只有让老年人了解当下自媒体的运行逻辑,熟悉互联网的语态环境,才能够为他们的权益做好保障。

其次,自媒体从业者也应有底线意识与创新意识。所谓底线,就是不行“卖惨营销”之直播,不带价格虚高之货物,遵守规则敬畏法律,从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所谓创新,则是要跳出模板化营销、套路化直播、依赖性路径、功利化发展的窠臼。应当明白,没有套路不代表不能带货,没有套路更不代表着不能发展;只有摒弃“唯流量论”的功利化营销思维,走创新发展道路,积极探索自媒体发展的新路径、新的作品呈现方式、新的传播手段,方能拓宽自身的成长路径。互联网中老年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是自媒体从业者的“发展契机”,而非诱导消费的“可乘之机”。与其设下各种剧情套路,卖惨坑老,不如推出让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直播模式与视频作品。只有将老年人看作自身应当服务的目标受众、目标对象而非“韭菜”,才能走直播“适老化”的长远发展之路。

最后,自媒体平台方也应具备治理意识和整体意识。加强监管,树立清朗的网络风气。一是要将监督落到实处,打击一些具有诱导消费甚至欺诈行为的直播账号;二是不仅要拓宽投诉受理渠道,更要打通投诉受理渠道,使得消费者在遭到欺诈行为之后能够顺利维权,而不是“自认倒霉”“吃哑巴亏”。三是要与网上购物平台有效对接,建立科学的价格评测体系,避免商品价格虚高,溢价严重,不致使之成为某些直播者收割老年人的“镰刀”。同时,平台也要培养一种整体思维。老年群体也是互联网中的一份子,他们的权益与需求不应当被忽视。只有敢于“刀刃内向”,打击“卖惨坑老”的不规范行为,下得去手治理,才能充分给予这部分老年用户尊重。也只有老年群体接触到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才能促进更多的银发用户合理使用互联网,促进网络生态的良性循环。

老年网络用户频频“掉坑”背后,提高老人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直播者内在约束,落实平台监管责任必不可少。治理直播间“卖惨坑老”乱象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主体共同发力的前提是意识的明晰和责任的明确。也唯有银发用户重安全,直播团队守底线,视频平台能监管,方能变“直播坑老”为“直播适老”。(梁宇飞)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上调、扩展、增资……外资机构用行动给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