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好科技创新的“后勤部长”
今年8月15日,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召开“政产学研协同 地校院企携手 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大会”,大会明确提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当好科技创新的“后勤部长”。
对“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来说,好的创新生态,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毋庸置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职能部门俯下身子、放下身段去服务,架好科技进步的桥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心一意干事业。
当好科技创新的“后勤部长”,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做创新发展的促进派。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主动与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对接,为科技工作者开展重大项目攻关争取政策支持、平台落位、试点落地,全力保障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搞研究,切实做到科研的事由科技工作者来决定,服务的事由我们来保障,让科学工作者从繁琐的、非科研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最强大脑”不被闲事所牵扯。
要尊重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规律。对重大科研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活力。要为科技工作者充分放权、减负、赋能,赋予科技工作者更多科研主动权和资金使用权,释放更加蓬勃的创新动能,让科技工作者在长春走出创新创造之路。
要给予科技工作者最大支持,提供最好服务。在制度保障上,要形成更优的科技管理方式和成果评价、成果转化、薪酬激励等创新实用机制,以有效的制度激发“无限活力”,让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释放。在时间保障上,要提倡“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手段、繁文缛节等对科研工作的干扰。在服务保障上,要做到“无微不至”,切实解决好科技工作者个人就医、孩子入学等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情愉快地生活,争取多出创新成果。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都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典范,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们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充分受尊重、有地位、得实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造、勇于创新的良好风尚。(徐微)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