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技术变革驱动下,产业、市场迎来发展新走向,职场也逐步形成全新格局。12月15日,由智联招聘发起的“新动能·新职场”202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在成都金牛区启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成都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亓国荣出席16日的论坛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出席活动并做主题演讲。202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湘泉,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玉峰等各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共话新动能驱动下职场的全新格局,展望长期主义下的智能产业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 Heckman)带来《以技术创造改善就业差异》主题演讲。
人类不必过分担忧AI取代工作,要做的是保持谨慎、加强监督
今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人们越发焦虑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在实际使用中,生成式AI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文字编辑、图片设计、视频剪辑、甚至是自主生成代码等众多复杂的工作。因此,很多人预言,AI将会造成大量的人类工作被取代。然而,詹姆斯·赫克曼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人类历史上,技术的迭代总是伴随着同样的失业焦虑,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很多人担心汽车制造、钢铁治炼以及制造装配线等新技术可能会产生失业效应。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00年后甚至更久,我们就知道这些制造技术其实是刺激了就业。有了这些技术,让非技术工人也能够在装配线上有组织地进行集体工作,从而生产出一系列非常高端、非常高科技的产品。”
詹姆斯·赫克曼认为,虽然AI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但它仍然需要人类来设计和维护,同时也需要人类来使用和指导:“对于人工智能滥用等问题的担忧是合理的。但我们不必害怕,要做的就是保持谨慎,密切监督,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创建的程序符合我们自己的操作标准。”
人可以利用机器,令创造力得到更大释放
AI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快速的更新迭代能力让很多人认为,机器思维会超越人类思维。更有人预言,未来,更高文明的硅基生物会取代我们现在的碳基生物,就像科幻小说里的噩梦,我们把思维能力让渡给机器,让机器接管世界。
然而,詹姆斯·赫克曼认为,这种担忧是过度的。他认为,虽然技术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和变革,但人类有能力和智慧来应对这些挑战,并利用技术来创造更好的未来。他强调,我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避免恶意机器对人类的控制,并确保AI技术的发展符合道德和伦理标准。
此外,詹姆斯·赫克曼还指出,人类的社交技能、互动能力、道德判断和自控能力是不可能轻易进行编程的。他认为,这些能力是人类独有的优势,也是人类与机器之间的重要区别。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创建的程序符合我们自己的操作标准,并避免机器对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对一些职业产生影响,但它并不会取代人类。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利用AI技术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詹姆斯·赫克曼在演讲中指出:“其实机器本身能够运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自行执行、自行检查、自行衡量并自我进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保护自己免受可能造成的损害,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利用机器,利用这种可能性来摆脱许多重复工作,比如撰写国际象棋手册等等,让我能够思考新的可能性、新的艺术、新的音乐和新的可能性,这一点才是‘惊艳’所在。”
本次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为各界厘清了新动能驱动下中国经济的新格局与新战略,传递出增长的信心,也洞见出企业面对新职场的清晰路径。面向未来,数字经济重构雇佣关系,企业将在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拓展更大的增长空间,也将为职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