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原标题:黑土地上新气象:“老把式”变“新农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大早,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龙山村一处河边鱼塘,村党总支书记郭玉彬和村民们便开始忙着破冰捕鱼了。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春节前我们就开始忙,一直都没闲着。”郭玉彬兴奋地说。

龙山村资源丰富,泥河绕村而过。从前村民把坑塘水面开发成水稻田,收入一直不高。面对增收难题,郭玉彬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开启“渔稻轮作”模式,带动当地22户村民加入水产养殖,创立了冷水鱼养殖场,鱼类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年纯利润最高达370多万元。郭玉彬也完成了从“老把式”向“新农人”的华丽转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许多“老把式”在产业引导、培训带动、创新扶持下,逐渐转变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家人们,想吃筋饼又懒得和面,就来我直播间,纯手工筋饼到货贼快……”在大庆市林甸县红旗镇一处手工筋饼加工车间内,致富带头人张喜东正和村民们忙着直播带货。

张喜东今年40岁,祖祖辈辈生活在红旗镇先锋村,村里每人不足5亩地。他种植过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尝试几年收效甚微。

“电子商务的火热给我带来了思路。”张喜东说,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掌握了筋饼制作方法。2020年他带着10多名妇女手工制作筋饼,通过直播打开市场,效益可观。

目前,张喜东创立的“筋兴业”品牌供不应求,平均日销售400单左右,年均销量近1000万张,创收300余万元,带动30余人年均增收3万余元。

近年来,黑龙江多地依托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使“庄稼汉”成了“土专家”。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多亏有县里的培训班,我学到了很多种植和经营技术,也从一名靠天吃饭的‘老把式’变成了合作社理事长。”2019年,苑忠国的合作社正式开始土地托管经营,入股的村民尝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甜头。今年,合作社签下了土地托管合同5.5万亩,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据了解,2014年到2023年间,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超4000人,通过“送教下乡、送课入户”为农民提供服务超过20万人次。

齐齐哈尔市依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校长丛德全介绍,围绕食品、电商、畜牧等特色学科建设,依安县组建了技能人才培养专家库,目前已有126名专家。同时成立现代农业、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农业经济、智能工程5个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专家队伍,对接行业技术堵点,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通过免费技能培训,从农民中就地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既顺应了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的意愿,也为乡村振兴积累了人才。”依安县委书记王柱说。

(新华社记者 梁 冬 唐铁富)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过期作废难以激活延期 多美味“偷吃”蛋糕券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