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原标题:从源头做优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增量

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

“但同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27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为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搭建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数据汇集共享,会同地方开展对接推广活动,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盘活工作。

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多部门出台《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武斌表示,《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发布后,中国科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对无转化或保护价值的专利及时终止维持;对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具有应用价值的专利,通过开展专场推介、成果路演等对接活动促进转化;对适用广泛、适合多方实施的专利,推动开放许可和托管运营。

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中国科学院围绕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实施,积极开展专利导航,深度挖掘专利信息,明晰产业发展态势,优化研发路径,做好专利领域布局;同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专员制度,配备专人专职负责。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提升专利质量。

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是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说,结合有关要求,教育部将重点从两方面继续推进高校专利转化工作。一是加强需求导向的制度性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二是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促进高校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是动态变化的,新申请、新授权专利不断涌现,不转化运用又将成为新的存量专利。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做优专利增量,才能从根本上盘活,避免‘前清后积’。”王培章建议,各部门各地方要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将专利转化效益纳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科评价、机构评估、项目评审、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评价指标,进一步突出专利质量和产业化导向。高校、科研机构也要综合考量转化潜力、商业价值和维护成本等,加快实施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鼓励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商业价值的技术申请专利。

(实习记者 薛 岩)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家用美容仪迎来强监管 产品价格“大跳水”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