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下简称MWC24),将于2月26日-2月2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领域展会,MWC被视为全移动球通信行业风向标,而在展会当中传递出来的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趋势都将牵动社会各界的神经,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走向。
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5G通信技术,正是多年前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传递出来的发展趋势,5G通信技术所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大容量、低时延特性不仅使通信运营商能够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快速的互联网服务,其作为社会基础设施更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积极的变革,成为数字时代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MWC24巴塞罗那期间,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在“5G Beyond Growth”峰会上就表示,“5G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无线通信技术,5G商业成功正在发生”。李鹏解释称,“4G时代全球用户达到15亿规模用了9年时间,而5G时代仅5年时间就达到了同样规模,目前,100多个国家、300多家运营商已经部署商用5G网络。全球20%的移动网络用户正在使用5G。它们产生了大约30%的移动流量,并贡献了40%以上的移动网络服务收入。”
“5G Beyond Growth”峰会上李鹏进行演讲
以中国为例来看,5G正式开启商用以来,相关产业持续投入,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5G发展位居世界前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三大电信运营商5G套餐用户总数累计超过13.75亿户,5G消费不断增长,5G应用向纵深推进。
对于运营商而言,流量收入是移动网络业务的基本盘,相比4G,5G技术可降低每比特成本,大幅改善基础流量业务投资效率。用户升级5G套餐,通常可使运营商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提高10%~20%。
李鹏认为,“众多运营商已经受益于5G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的平滑迁移和流量变现。而要想让运营商持续不断地获得商业成功,高质量的网络是首要基础。”他举例说:“许多中东地区国家已建设了全国性的5G Massive MIMO网络,这样的高质量网络能力支撑起了5G无线家庭宽带业务的成功,在中东国家,5G无线家庭宽带业务连接数已接近300万,成为当地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ICT销售与服务总裁李鹏
其次,流量变现只是5G商业成功的一个最直接表现,相比于4G技术,5G技术的优势特性为运营商的商业成功打开了多维机会。例如5G技术当中的网络分层能力,可以让运营商实现按速率计费的模式,目前,全球包括瑞士、奥地利、阿联酋和泰国等国家超过20%的5G运营商已采用该模式。
除此之外,基于不同细分人群的体验保障和套餐设计,也是变现的新手段。比如,泰国运营商发布了5G热点加速包,可以支持用户按需分时订购,提升热点区域的上网速率。中国运营商针对直播主推出了上行体验保障套餐,通过设置更高的网络QCI优先级,让直播体验更高清和流畅。该套餐帮助运营商提升ARPU值超过70%。
网络流量方向的变现是5G商业成功过程中的直观体现,而基于5G网络技术的强大能力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的变革,由此也打开了5G商业成功的新增长空间。
5G的高速的数据传输和低延迟使得远程医疗服务成为可能,包括远程手术、远程诊断等,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增加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在制造业中,5G技术可以推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实时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此外,5G技术在教育、娱乐、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将带来巨大的变革。
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截至2023年底,运营商5G专网收入累计已超30亿美元,拉动整体toB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今年在MWC24巴塞罗那上传递出的新趋势表明,5G技术的进阶版5G-A即将到来,5G-A不仅能实现“人联”,让裸眼3D、新通话、云手机等应用带来更好体验,更是在“物联”“车联”上打开了新的应用空间,更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生活。
李鹏认为,5G-A的确定性时延、精确定位、无源物联网等新能力将为运营商B2B市场创造更多机会。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将推动移动行业进入全智能时代。
以手机行业为例,据IDC预测,2024年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5%。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AI手机将拥有更强大的存储、显示、成像功能。它们和其他AIGC应用程序将生成1000亿千兆字节的内容,这将为运营商带来数万亿千兆的网络流量。
毫无疑问,作为底层基础的5G和5G-A技术将成为各行各业应用创新的沃土,也将成为推动行业变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