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广平高速古城互通至平武枢纽互通段(最后5公里)顺利完成交工验收,标志着广平高速与在建九绵高速正式联通,同时标志着历时5年多广平高速实现全线建成通车。
广平高速项目起于广元市青川县骑马乡,止于绵阳市平武县母家山,全长89.776公里,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建成后,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昆明、兰州至海口、绵阳至九寨沟和广元至恩施等高速公路将联为一体,是川陕甘交通枢纽的又一骨干性支撑工程,是西北地区进出九寨沟最便捷的通道。
地震带上把桥搭 豆腐块里隧道挖
项目穿高山、连峡谷、过江河、跨大湖,设置桥梁25794.33米/114座(包含互通区主线桥)、涵洞及通道119道,设置隧道35459.5米/18座,桥隧比近70%;前10Km为7度地震区,后80Km为8度地震区,紧邻青川—平武等6条主要断裂带;沿线地层岩性差,90%以上系千枚岩,滑坡、顺层及高位危岩地段密布,呈现“三高一软”即“高桥隧比、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和软弱围岩”的工程特点。
一线施工人员戏称,我们是在“地震带上把桥搭、豆腐块里隧道挖”。
针对“三高一软”工程特点,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优化桥梁设计、尽量让桥梁基础避开断层地质,采用大直径、深桩基,桥墩增加钢筋用量,桥面与桥墩之间采用“半飘浮+阻尼器”抗震体系,确保桥梁建成后符合抗震要求;组织施工单位科学开展隧道施工,严格落实超前地质预报、动态监控量测等技术措施,按照“先探测、管超前、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施工方法,确保隧道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总结出了“广平经验” 创造出了“唐家河速度”
项目位于川北山区,先后面临疫、洪、旱、高温、限电、地震等考验。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结带领全体建设者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雨天“赛跑”、用创新“提速”、向灾害“宣战”,创建内实外美品质工程,得到各方认可点赞,项目投资额、投资完成比例年年位居四川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前列,项目进度次次占据“红榜”,一大批参建单位和人员受到省、市、县和师、集团表彰。
特别是2022年夏秋季,疫、洪、旱、高温、限电、地震“六重考验”在项目全线交织叠加,项目仍按计划实现青川段提前建成通车。原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在通车仪式上充满激情地表示,四年磨一剑,广平高速项目建设者和青川人民创造了“广平经验”“唐家河速度”,对于青川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生态经济先行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五湖四海一家人 共建广平一条心
项目参建单位最多时达40余家、人员最高峰时达10000多人,如何让大家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重党建引领,全线设置“党员先锋岗”42个、划分“党员责任区”86个、成立党员突击队18支,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光,特别是2022年成立的以优秀项目经理姓名命名的3支“决胜通车党员突击队”被市、县高速建设指挥部授旗;注重文化聚才,推进“兵团文化”“企业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流交融,在努力推动“五湖四海一家人、共建广平一条心”建设氛围中引导全体建设者与项目共发展;注重共建共赢,项目公司、总承包部、施工合同段党支部分别与县、乡、村党组织签订《兵地政企共建协议》,根据工程进度优先考虑当地群众就业,最高峰时为驻地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让沿线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
柴岭里隧道穿越次级断裂地震带和韧性剪切破碎带,地质情况特别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2023年,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督导项目公司牵头成立攻坚领导小组,在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隧道工程,于9月份实现双线贯通,为全线建成通车攻克了最后一道难关。
广平高速全线通车报批中指出,从青川到平武以往约需3个多小时的山路,现通过广平高速只需1个多小时,对于加强市州区县交通联系、提升高速公路运输网络效率、开发地区丰富资源、发挥旅游产业优势、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不负期望,努力把广平高速打造为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期望的“生命大通道、生态大走廊、旅游大环线、经济大动脉”;将继续前行,积极开发四川市场,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马轶锋)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