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通讯员 王元义
作为金融机构聚集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受理的金融案件数量一直居于全市前列,其中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比90%左右,该类纠纷不仅涉及金融机构实质利益,更关乎群众生活、民生保障,是金融纠纷诉源治理的重中之重。近日,西城法院召开深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交流座谈会,进一步畅通金融风险信息互通渠道,完善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构建府院同频共振、共建共治共享的金融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据了解,西城法院近年来针对金融批量案件激增态势,将出现逾期、符合起诉条件、尚未正式起诉的信用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纳入诉前调解与司法确认范围,依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高院共同打造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创新推出金融纠纷“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并自主开发西城法院诉源治理调解平台。截至今年5月底,该院在诉前化解金融案件29218件,帮助3万余名群众挽回信用,助力金融机构回款数亿元,为各方节约诉讼费用达千万余元。
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秦学伟介绍,西城法院近年来将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杭州市余杭区共道云调解中心等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加强对特邀调解组织及调解员的指导与培训,各调解组织在金融街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定期召开金融纠纷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实现纠纷处理全流程标准化;充分发挥示范案件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针对银行金融产品制作示范判决45份,容易产生争议的焦点形成判点综述88个,同时建立《金融案件常用判点说理库》,指引类案裁判,促进矛盾化解。此外,西城法院针对常见纠纷积极发送司法建议,帮助金融机构规范管理、改善服务,减少纠纷成诉,努力实现“审理一件、化解一批、预防一类”。
交流座谈会上,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副总裁罗榕、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主任赖恽等嘉宾围绕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信用卡监管政策维护金融安全的司法建议书》、完善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改进提升失联修复模式等话题交流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消保处处长姜以明表示,要充分发挥北京银行业保险业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作用,并做好类案指引、随案指导等工作,进一步畅通诉求反映渠道,落实即时联系机制,实时将相关投诉转送金融机构并督促其快速反应,力争做到简单纠纷不出机构、复杂纠纷不出行业、化解纠纷少去法院。
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经纬表示,将加强调解力量的培育,强化“能调尽调”的意识,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着力提升批量化解效能与质量,同时进一步凝聚治理合力,把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作为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形成具有西城特色的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法,切实维护好金融机构及金融消费者权益。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