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洪小逸 金柏浩
“在涉虚假诉讼案件中,我充分发挥听证机制作用,面对面交锋让虚假诉讼无所遁形,3年来我确认并处置虚假诉讼案件263件。”“一名外地小伙来宁波市购买二手车被骗20余万元,赃款被罪犯花光。我们对接属地检察机关协作,通过三级联动司法救助,解决了小伙的燃眉之急。”
鄞州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会议现场,“两官”履职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评议中,10名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依次登台述履职,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评议,场外还有25个镇街、“两院”的工作人员旁听评议。
这是鄞州人大首次在“两官”履职评议中,运用“向人民报告”应用场景模块进行直播,“场内评议+场外旁听”的“晒单”方式也让“两官”们动力、压力并存。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静以员额检察官身份接受评议,她表示,“履职评议是一次照镜子和正衣冠的过程。现在,更多的人直击评议现场,评议不再只局限于人大系统中,这无疑会倒逼我们展现更实成效、展现更好风采。”
区人民法院院长应启明现场听取了10名“两官”的报告,其中包括6位员额法官的“履职答辩”。他对直播的形式连连点赞,“法院工作贴不贴民生,司法是不是公正,履职到不到位,都要晒出来。当人大司法监督与人民期盼实现了有效对接时,司法为民就得到了最本质的体现。”
2018年以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连续6年将“两官”履职评议工作列入重要监督议题,已经先后对47名员额法官、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两官”履职评议作为鄞州人大“向人民报告”工作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人大依法监督的有效手段,也进一步放大了“两官”履职评议的覆盖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两官”履职,还邀请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00后”们进行旁听,并举行了“两官”与“00后”的圆桌见面会,让“00后”沉浸式感受民主法治的坚实伟力。
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李苏宁也是此次被评议的“两官”之一,她在和“00后”们的座谈中感受到了“青春和法治的碰撞”,“同学们基于青春视角,提出了很多贴近大学生生活的问题,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分享了加入文娟工作室后的工作经历,希望更多学子感受文娟牌的司法温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4月,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司法保障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旨在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半年过去,这项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此次“两官”们的履职报告中,着重对这项工作进行述职:“走进民营企业司法服务联络站,走访授课。”“设立企业权益保护服务站特色共享法庭,为商圈提供司法服务。”“启动‘化解群体性纠纷机制’,帮助化解重大纠纷。”近年来,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评人”与“评事”结合,将服务中心大局工作履职情况纳入评议范围中,促进人大监督更精准、更有效。
“共享法庭”“鄞州知产小管家”等上半年提供线上远程调解指导3426次、化解矛盾纠纷1435件,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21件、追赃挽损6000余万,促成首个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会客厅行政司法联系点落户鄞州,针对外贸行业飞单等发送法检建议十余份……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两院”和“两官”围绕中心工作大局,接受人大指导监督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鄞州区人大代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地方立法与行政法治研究所副所长陈丹认真听取了评议。令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两官”们会办案又不局限于办案的理念,把能动司法贯穿于司法活动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延伸司法服务上下苦功,以实务实效为导向,在坚守底线思维中“灵活变通、创新有为”。陈丹认为,这样的司法服务将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三个“一号工程”坚实的法治环境基础。
今年,“两官”履职满意率达到97.3%。在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超看来,这张成绩单胜在“阳光、透明”和直面代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两官’汇报前,‘两院’对代表群众关心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回应民生关切,直面其中的问题,代表们在审议中也给予了肯定和建议。我们检察院要更进一步把准控告申诉检察职能定位,检察官们要更进一步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推进检察服务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深化。”
“我们将不断加强对‘两院’司法工作的监督,继续推动‘两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本次履职评议为牵引,让司法公正晒出来,让工作实绩亮出来,努力为鄞州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和监察司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