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关乎全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事关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这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两者只有协同发力、相互配合,才能使政策效用最大化。
财政政策方面,切实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有力促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从“适度加力”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码,继续发力;从“提质增效”可以看出,更加注重政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更强调效果。
具体来看,今年将继续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税费方面,要注重政策的延续性,深挖政策潜能,优化税制结构,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提升财政管理质效,大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财政部也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将重点做好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持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支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七方面工作。
货币政策方面,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不搞大水漫灌。从“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松紧要适度,通过精打细算合理配置资源,来实现效果最大化,对政策效率的要求也更高。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所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来看,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握好新增信贷的均衡投放,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兼顾内外均衡,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注重提升效能,聚焦“五篇大文章”,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方向已经明确,任务贵在落实。当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注重灵活性、相互匹配、同频共振、紧密协调,避免出现政策不同步的真空期。惟其如此,我们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更好地为今年经济增长按下“快进键”,经济才能“稳中有进”。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