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娱乐 > 正文

12月18日,“光影记录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电影《孤军》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孤军》由同类题材优秀电影《信仰者》的主创团队担纲,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亦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真实事迹,展现了纵队指战员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赴死的精神意志和理想信念。

“光影记录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电影《孤军》专家研讨会现场

来自文艺界、电影界、新闻界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影片的创作理念、角色塑造、文化价值传承,以及新时代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主持研讨会。

导演杨虎发言

导演杨虎介绍了电影《孤军》的创作背景以及影片拍摄的幕后故事。他表示,影片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塑造都源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创作拍摄过程中,要确保人物的戏剧化构成、故事的矛盾点设置既大胆又客观,经得起推敲。这就要求影片的创作要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回顾那段历史,不管是演员还是创作团队,要走进烈士们的内心深处去跟他们交流,找到他们的初心,找到他们在历史背景下所追求的最真实的东西。电影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拥有丰富的情感,可以令观众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更好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和信念的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填补历史空白

电影《孤军》首次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慷慨悲壮的历史搬上大银幕,以电影形式展示了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英勇斗争的峥嵘岁月,填补了这段历史的影像空白。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发言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指出,《孤军》这部电影制作水准高,电影场面制作精良,团队负责敬业。在电影内容与宣传定位方面,建议抓好宣传点位,实现艺术创作与文旅开发的协同发展。“孤军不孤,光影赓续”,该片以光影艺术的形式讲好这段故事的同时,也要加强地方文旅建设,建好烈士纪念馆,打造地方红色文化形象,形成结构完整的红色文旅链条,让烈士们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发言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在发言中表示,《孤军》传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传统相结合的创作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努力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讲好了长征中至今鲜为人知的川南游击纵队受命向死而生掩护中央红军北上抗日的撼天动地的故事。电影中,川南游击纵队胸怀“民心”和“党心”,“孤军不孤”,坚定理想信念,这种红色基因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内核。仲呈祥表示,电影创作者应当发扬《孤军》创作团队的精神,顺应时代和人民的呼唤,遵循艺术规律,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令观众感受到深刻的思想穿透力和精神美感,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解放军报》原文化部主任陈先义发言

《解放军报》原文化部主任陈先义提到,电影《孤军》是一部有灵魂的电影,是一部宣传信仰的文艺作品。该片有主义、有信仰、有思想内核,这离不开创作团队对党的热爱与忠诚,他们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融入电影之中。陈先义指出,历史长河中不只有一个“孤军”,红军长征中还有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等待创作者发掘。《孤军》电影开辟了该领域新的创作空间,影视创作者要把握好宣传方式,将思想内核融入作品中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电影《孤军》总监制、中共兴文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晓莉发言

“兴文县作为革命老区县,是马列主义传播较早地区,是川南早期革命的主要发源地,红军长征途经地、宿营地、战斗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策应主力红军北上的转战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电影《孤军》总监制、中共兴文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晓莉表示,电影《孤军》的推出,更加深刻地展现了兴文的红色文化,丰富了兴文文旅产业业态,对兴文书写红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表达方式创新,推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不断发展进步

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记述了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其创新性表达是适应时代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电影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发言

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电影《孤军》在视听呈现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无论是攻坚战、阻击战、运动战,还是遭遇战的战斗场面,都具有电影的质感、层次感,呈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他同时表示,电影《孤军》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艰苦卓绝的征战和向死而生的过程,将信仰的力量、革命先烈的境界表达出来,更加具有艺术传播的力量,能够真正有效触及包括年轻观众群体在内的观众的情感,有效实现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鸣、共振。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国家行政学院)新闻传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沈伟鹏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国家行政学院)新闻传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沈伟鹏从内容创新的角度对电影进行了分析与点评。他表示,电影《孤军》在角色塑造等方面体现了电影创作的创新性,既展现了烈士们向死而生的牺牲精神,又适当地展现了人物思想的矛盾,让青年观众切身感受理想信念的精神张力,引发共鸣与思考,使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中国艺术报》编辑部主任金涛发言

《中国艺术报》编辑部主任金涛认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其中有无数感人的故事被后人传扬。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能从长征的故事中提取创作源泉。电影《孤军》是众多长征故事中独特的一个,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却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影片在兼顾宏阔历史语境的同时也将日常生活和革命历史深度融合,以细微化的方式表现更加鲜活的人物特点,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传播方式创新,助力红色主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作为首次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这段历史搬上大银幕的电影,《孤军》为党史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红色教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赵秀梅发言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赵秀梅在发言中表示,在当下复杂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红色题材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不仅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要加强舆情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关注大众的舆论反馈,并做出有效妥当的回应,避免被负面声音带偏节奏,让观众失去对影片本身的关注。同时,要重视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捍卫好红色文艺资源,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发展。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田亦洲发言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田亦洲认为,电影《孤军》为观众营造出了一个关于红色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这其中容纳的不仅是对于革命历史的呈现,还涉及红色记忆传承、文化记忆建构。影片将文化记忆锚定在一个空间画面上,例如川南游击纵队战斗的路线,能够更加有效地为观众建构起红色文化的基因记忆,推动红色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与会嘉宾合影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2023最受女性关注雇主TOP10揭晓 获奖企业助推职场性别平等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