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总决赛阶段的正式启动,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预选赛逐渐落下了帷幕。目前,从各区选拔上来的文创项目正在“文创产品开发”、“文化科技融合”“新视听内容创新”等六大赛道进行比拼,角逐500强席位。
本届大赛的预选赛设计了四个项目征集渠道:一是以“区”为单位,由北京市各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的 17个分赛区;二是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相关领域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主题、文化数字化主题、文化内容创新主题、文化消费新场景主题5个主题赛区;三是由大赛组委会根据部分重点方向发起征集,推选优秀项目进入总决赛初赛阶段评审;四是由大赛专家委员会成员推荐优秀项目进入总决赛初赛阶段评审。
从预选赛的项目征集情况来看,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呈现出以下特征:
文化企业报名踊跃,展现“北京文创”蓬勃活力
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立足北京、服务津冀、面向全国,正建设成为挖掘文化创意领域优秀项目人才、推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全国性、品牌性赛事和服务平台。
参赛项目中,既有北京市属和中央在京的重点机构、大型企业、文化事业单位,也有小微初创企业和学生团队。大部分项目都具有较高的创新创意水准,初创企业和学生团队的项目也让人耳目一新,展现出“北京文创”的蓬勃活力和卓越实力。
文化艺术、设计服务项目数继续领先,旅游休闲娱乐类项目明显增长
预选赛报名的项目涵盖了文化产业的各大门类。
与上届相比,文创项目、文创产品和设计服务类的项目报名更加踊跃,体现了文化产业以“文化+”为核心、借助创意设计进行创造性延展的特点。而旅游休闲娱乐类的项目较去年有了较大增长,显示出(疫情后)旅游休闲产业蓬勃复苏,文旅融合双向赋能的趋势。可见,文化企业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创新能动性,是社会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
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激活产业创新动能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进一步融合发展。海淀区、石景山区、通州区、房山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均有大量AIGC、人工智能、元宇宙、增强现实(AR)等文化科技类项目报名,部分项目技术积累和产业资源相对良好,能够为促进文化消费、带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科技参与再添一翼
文化、旅游与科技的“三产融合”,为延庆区、怀柔区和昌平区等区域旅游业带来了更强大的赋能。比如运用AI智能影像处理系统,再现全国范围内200余家景区的实景提供旅拍服务,完成摄影摄像等影视、短视频创作;以AIGC绘图技术为基础,游客输入关键词即可生成属于自己的AIGC数字藏品等等。
五、创新传承传统文化,为非遗插上科技翅膀
文化企业自觉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深度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升级、数字化转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等方式,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一些非遗传承代表的项目,在保留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升级,结合教育研学、旅游体验等,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还有一些项目为非遗插上科技的翅膀,助其飞向新的高度和广度。
六、深挖区域文化资源,注重IP设计与打造
文化企业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借助创意设计等手段,形成IP或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化项目。通州大运河,丰台航天产业集群,延庆、怀柔和昌平的长城,平谷区的特色桃元素、怀柔板栗等极具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禀赋,均成为文化企业的灵感源泉和创意素材,诞生了一批批颇具辨识度的文创IP,彰显了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构筑文化消费新场景,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文化企业顺应北京多元化、品质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消费新需求,在美食、时尚等消费领域持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多场景布局、多业态融合、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之旅;动漫新视听也与美食发生了“化学反应”,一些颇具辨识度的IP形象,显示出了很强的带货能力;“北京礼物”文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北京城市礼物的消费需求,传播了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文化企业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新消费需求,助力北京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展现文化自信和首都气象,助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冬奥会、世园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国事活动的举办,既为文化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产业需求和发展机遇,也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兼顾国际市场的参赛企业,研发了一系列具备国际审美、品质优良、能展现文化自信和首都气象的文创产品,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现已进入“初评”阶段。大赛邀请专家评委,对预选赛征集的项目进行评分,选拔出文化艺术价值、商业市场价值、社会引导价值兼具的优秀项目,为北京文化企业树立新的榜样。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