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到岳阳,从青岛到大理,再从昆明到乐山……节目深入12座城市,挖掘它们独特的传统美食,以及背后代代相传的文化,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美食地图。
对于一档沉浸式美食轻推理真人秀而言,《中国有滋味》通过“美食”这个共通的背景,以及“情感”这个相融的底色,将不同地方的美景美食、民俗文化和精神标识一同“打包”,以更沉浸式和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节目播出后,这些原本就极具特色的城市更加成为热门“网红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从美食角度为当地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诸如顺德之类的地方,景区和餐饮企业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创新性与趣味性并存的“星”味十足的旅游线路。
有差异,有共通
契合国际视野更有滋有味
为什么《中国有滋味》具有国际范儿?因为它把多元文化元素融入“中国滋味”的寻访中。
一方面,节目展现向内的差异。《中国有滋味》将观众带入中国各地,深入了解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地域差异、历史传承和人文情感,这使节目在国际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节目呈现向外的共通。节目中的轻推理环节,将戏剧性的冲突和悬念巧妙地融入美食的寻访当中,需要观众通过深度地观察和思考才能来解开——这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希望继续参与以找到答案。
但更重要的是,节目不仅在中国各地深入挖掘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美食,还积极邀请了多位具有国际背景的嘉宾,透过他们的歌声、欢笑和眼泪,节目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有机会更好地被国际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大理那一期节目播出时正值中秋佳节,这一传统的中国节日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嘉宾们在美食与音乐的陪伴中,共赏苍山雪与洱海月,带来了多首具有中秋气氛的歌曲演唱。美籍华人刘逸云和越南艺人芝芙两位来自海外的艺人合唱经典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一表演充满了深情和婉转,字字入心。常住大理的新大理人龚琳娜带领大家一起演唱《故乡的云》,祝愿游子在佳节都能月圆人团圆,欢歌笑语与温暖感动同在。这一情感表达的方式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也通过跨文化合唱,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
《中国有滋味》以美食为载体,以小见大地梳理出每个地方最独特,但又最具传播力的符号,使得中国的美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得以有效传播。节目录制结束后,泉州、顺德、郴州和宜宾等城市也为跨国食客团的嘉宾们颁发“文旅推广大使”称号,节目周期的传播变成更系统的常态合作。
十二座城市,也只是一个缩影。节目展示了中国的多元地域文化、独特民俗传统以及丰富多彩的美食,勾勒出一个鲜活、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为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和情感,让这趟美食之旅成为国际传播的亮点。
讲真实故事
立足现代化语境,暖胃又暖心
美食是传统的?还是当下的?答案:两者都是。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根据时代特点进行“改造”。《中国有滋味》敏锐地抓住了美食背后那丰富复杂的社会实践。节目不仅仅局限于美食本身,还透过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巧妙地探讨现代社会的各种议题,如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乡村振兴、绿色农业等。
在郴州,观众感受东江鱼“一鱼四吃”多重惊喜的同时,也听到了老一辈渔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退渔上岸,并通过开发环保新技术活水养鱼,带动身边渔民集体发家致富的故事;在青岛热心公益且充满情怀的“美食+社会实践”融合创新店,人们跟随节目品味了地道菜肴,如五花肉炒笔管、铁锅蛤蜊鸡、海鲜疙瘩汤等,也更感受到这座活力之都人们的创意和激情;乐山大佛旁的天然红砂岩山壁下,跷脚牛肉、钵钵鸡等乐山味道配合着美景下饭,让观众领略了美食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通过《中国有滋味》,奋斗者被渐次勾勒,他们用坚韧和热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的群像也被温暖呈现。
此外,节目采用沉浸式体验模式,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此时此地的烟火人间。当跨国食客团一同前往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之一的爱伦湾海洋牧场,沉浸式参观并认识多种多样的海鲜,他们会与“爱生气”的河豚鱼亲密接触,抄鱼竿绑鱼饵、逗钓水中的鱼儿;也会亲自动手采摘牡蛎、扇贝等海产品,带到岸边餐厅蒸煮……海洋生物的奥妙以及海洋牧场的乐趣都一览无余。
现代美食叙事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节目中,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背后的人文情感与思考。通过真实的故事,观众可以感受到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的交织,从而增进对时代议题的共鸣与理解。在扬州,一碗看似简单却深含惊喜的阳春面绽开味蕾,亲眼见证淮扬菜烹饪大师、中国食品雕刻名师、扬州三把刀⻝品雕刻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的精湛刀工;在昆明的传统文化传习馆,观众品味了云南标志性美食过桥米线,更在茶酒、古词、射箭、刺绣、中医等传统文化板块中,感受到了餐厅主理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将现代社会发展议题和个人家庭日常生活相融合,这档节目成功拓展了现代美食叙事的边界。通过沉浸式体验、跨界合作和情感表达,节目传递了人际关系、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等多重情感,强调了美食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这正是《中国有滋味》的魅力所在,它不仅填满了观众的胃,更装满了他们的心。
不断挖掘,发现独特
聚焦地域标识让传播更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特性变得至关重要。美食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桥梁。《中国有滋味》如何将中国的地域标识向国际观众展示?
传统上,地域美食仅限于当地的居民或游客品味。然而,《中国有滋味》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将美食的国际呈现推向了新的高度。观众无需真正踏足中国的大街小巷,也能沉浸式感受到正宗湘菜、川菜、鲁菜和粤菜等的魅力,更能感受民俗、非遗和基于历史和地理的文化脉络。这种“从地方到全球”的呈现打破地域限制,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体验。首站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观众跟随节目走进番仔楼了解泉州历史,感悟泉州惠安女文化的渊源与传承,而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和茶马贸易之都,也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此的全竹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深入挖掘了地方特色,让观众领略了宜宾长江文化和山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有滋味》以地道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借此强化了各地的地域标识。观众通过节目,不仅仅品味美食,还学习到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天南海北的文化精髓。这种认同的传递有助于搭建国际观众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纽带,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友好关系的建立。据了解,独具特色的“找出节目组设计的店铺”环节,不仅给嘉宾和观众带来趣味体验,设计的店铺后续也将用于宣传当地文化,屏幕内外联动,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也将留存,成为更多游客实地探访可感可触的重要媒介。
当跨国食客团来到乐山,刚健有力、柔中寓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配合短小锋利的峨眉刺,闪转腾挪间,峨眉武术的魅力彻底让他们折服。亦或在郴州,他们和畲族大禾米糍传承人一起手工制作糍粑,听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介绍传统手工艺品,地方文化的惊奇感被屏幕聚焦放大。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如何继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关键在于对地域文化精神标识进行创新性的发掘与塑造。《中国有滋味》能带来什么启示?它要回溯文化根脉,探寻文化记忆,传承与弘扬文化基因。当餐厅主理人在山林小院种花、泡茶、写书法,其中华文化情怀与浪漫呼之欲出;当惠安女们在餐厅劳作,她们世代辛勤耕耘、坚守奉献的故事,也有了新的解读。
《中国有滋味》以地道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美食文化,让地域标识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元素,为促进国际文化理解与友好关系的建立,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它让我们看到,城市的地图碎片也终能拼成多彩画卷,美食文化也还有无穷的意义和边界等待被挖掘。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