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8日表示,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任务,目前这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和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负责人尚全民,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司长樊华,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明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公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在当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吕红频介绍,整个数据库由1个国家级综合库、10个国家级行业库和31个省级数据库构成,基本做到了“技术标准统一、分类分级管理、纵向横向联通、共建共享共用”。
国家基础数据库包括23种致灾因子数据,27种承灾体数据,以及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防治区划成果数据等,其中国家级综合库已经存储了超过17亿条各类风险数据。数据库以“服务业务”为导向,通过建设标准化服务能力,便捷连通有关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成果服务。比如,一旦发生重大地震,可以立即调取震区相关数据,快速形成报告,支持抢险救援决策。此外,有关方面还把数据加工处理形成多样化产品,按一定渠道提供给科研教学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使用。
吕红频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国家基础数据库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根据情况变化,开展常态化数据更新,做好共享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做好数据挖掘,形成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服务产品,努力发挥普查成果的最大效益。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此次普查调查成果已于去年2月15日发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