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大视野融媒网讯  纪俊如)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旨在强调湿地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还提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不断造福人类。当前,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湿地保护重点在确保面积总量稳定前提下转向全面提升质量。

       作为“地球之肾”,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健康、食物供应、旅游就业等,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估计,全世界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尽管湿地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左右,却有40%的动植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此外,湿地在减缓全球变暖、减少环境污染、缓冲洪水、干旱、飓风和海啸等影响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全球湿地的消失速度达森林的3倍,自1970年以来约35%的湿地已经消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指引下,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十年来,通过保护优先和系统治理,我国累计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补偿鸟类损失农作物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我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面积总体保持稳定。未来,我们仍需持续发力,推动我国湿地保护工作从“量”的增加逐渐转向“质”的提升。

      广泛凝聚“湿地保护”的社会共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加强湿地保护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出于短期利益考量,仍有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不惜破坏湿地。为此,须发挥政府在湿地保护上的主导作用,发挥社区、博物馆、湿地公园和各类教育机构在宣传教育上的作用,普及湿地保护法规政策和知识,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抓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们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带动社会公众形成共识,形成人人珍爱湿地、保护湿地的行动自觉。

      持续优化“湿地保护”的综合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必须有权威的法律法规作为后盾、科学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良好的监管体系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湿地立法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保护重要湿地为重点、以高科技手段运用为支撑的湿地资源保护监管体系,全国湿地资源监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完善湿地保护法配套政策、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强湿地资源监测监管、深度参与湿地保护国际事务等,不断提高参与引领湿地全球治理能力,推动湿地保护实现高效率监管和高质量发展。

      充分激发“湿地保护”的持久动力。加强湿地保护,要注重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好企业在湿地保护中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推动湿地生态价值转化。湿地绝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荒地,而是人类工作、收入和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渔业生产起到防风避浪的作用,还为生蚝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我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平原到高原,均有湿地分布,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所有湿地类型。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发展的转换途径,让良好湿地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

[ 责编:邱晓琴 ]

 

 

 

来源/光明网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纪俊如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55.85%的受访大学生曾边读书边交友 年轻人爱上阅读社交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