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网北京6月16日讯(记者 秦金月)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如何更好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发挥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中国网文化频道记者专访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博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

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保护非遗 民族博物馆在行动

陶颖认为,认识民族博物馆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首先要厘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在物的象征和精神生活上的反映,是有形的物化形式和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活”的再现,是通过一定仪式和活动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博物馆里的文物是那些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的文物。但事实上,我国的少数民族中,许多文物没有载体,有的靠口耳相传,有的是表演艺术,有的是传统手工艺,有的则是节日和宗教活动,这部分也恰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陶颖说,有些民族,如赫哲族、佤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更多的是靠口头传承或刻木记事,那么从事文物保护的工作者想要在这些民族中找到历史较为久远的文物,搜集物证是很困难的。

当各地的综合性博物馆对我国少数民族文物的关注、征集、抢救、收藏、保护和展览的力度不够时,当地的民族博物馆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到有效补充。

“要强调的是,在民族类的博物馆里,有很多文物实际上和非遗是分不开的。”例如我国各民族的文字、服饰、乐器、生产生活用品等,人们通过日常的生产生活,就把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了。

“所以在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一些博物馆里,非遗的相关物证特别的多,通常会有一些非遗专题的展览。”

陶颖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水族马尾绣背儿带为例。这件文物是水族妇女背负儿童的工具,于20世纪80年代征集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背儿带制作使用了水族独特的马尾绣技艺,三都水族把这种背儿带称为“歹结”(水语音译),其中“歹”的意思是背儿带,而“结”是马尾。背儿带用多个绣片拼缝而成,有着丰富的刺绣纹样,最醒目的是背带心上一个展翅的大蝴蝶图案。整个背儿带绣制精细,构图均衡饱满,极富张力。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水族马尾打籽绣背儿带(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陶颖介绍,马尾绣是水族传统手工艺中的绝活,工艺繁杂而独特,其中马尾绣背儿带最能集中和完整体现这一工艺的精湛水平。从准备刺绣的底布开始,到一件马尾绣背儿带的完成,共需52道工序,往往历时几个月甚至几年。

马尾绣背儿带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特殊意义。如水族女子出嫁后,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外婆(或舅母)会送上马尾绣背儿带以及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探视新生儿的必备礼物。而且水族女子只有在出嫁后生第一个孩子时,才能享受此殊荣厚礼。此后,不管生育多少个孩子,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儿带,会一直使用先前送的背儿带。通过赠送背儿带,母亲希望女儿婚姻幸福,母贤子孝。

正因马尾绣的工艺独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年水族马尾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马尾绣背儿带更是将水族马尾绣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马尾绣背儿带,刺绣精美,展现了水族妇女娴熟的刺绣技艺,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等文化特征的珍贵资料。

陶颖认为,“民族博物馆很早就进入了非遗保护的领域。当我们对非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时,对于这部分文物的物证的保护和传承,在一些民族类博物馆里就已经开始了。”民族博物馆通过其宣传教育的职能,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加深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从而增加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盘活民族文物资源非常重要

民族文物作为特殊的文物资源,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史的有力物证。如何盘活这些文物资源,更大发挥它们的效用?民博专委会为各会员单位搭建了一个交流交往的平台。全国民族和民族地区博物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利用各自的文物资源进行展览推广。

陶颖以上海纺织博物馆为例,讲述了这家博物馆与各地民族博物馆竭诚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有力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上海纺织博物馆是民博专委会副主任单位,从2013年6月起,先后与贵州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成功接洽、合作,举办服饰类系列展览共计38个,对彝族、苗族、侗族等38个民族服饰进行了展示,累计接待观众逾百万人。让不同民族的服饰走进上海这座繁华都市,让更多市民了解到了丰富多彩的我国各民族文化。

“绚彩中华——中国少数民族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展出(2015年12月6日--2016年1月23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炫彩中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展出(2016年5月17日-2016年7月16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通过上海纺织博物馆提供的平台,不仅有国家级、省级的博物馆参与展示,甚至也有县级博物馆走进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陶颖认为,“对于民博专委会来说,这是会员单位发挥良好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以后,不仅民族地区的展览到上海去了,各民族地区博物馆相互之间的展览交流也都盘活了。”

此外,民博专委会还在积极促成民族文物的研究出版工作。民博专委会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合作共同推出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28册。这套丛书旨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成就,展示我国各民族文物收藏、保护和研究成果,促进馆际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系列丛书的编撰出版,是对我国民族文物的一次摸底,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一次全面展示,对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典》系列丛书(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陶颖表示,一些市县级的博物馆体量小、财力不够,出版一套图文并茂的图典并不容易。但在民博专委会搭建的平台上,这成为一项可以实现并且可以持续做下去的重要工作。

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屏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民族博物馆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买酱油的钱,没有打醋的钱”,陶颖谈到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在工作过程中遭遇的瓶颈问题,也感到非常困扰。

陶颖介绍,“不同民族博物馆的上级主管单位都不一样。不归属文旅部或国家文物局系统里的民族博物馆,享受不到文旅部和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的相关经费的支持,因此也大大制约了这些博物馆的发展。”

据陶颖了解,多个地方的民族博物馆在改制之后,重新纳入到文旅体系中,享受到了配套的政策资金支持,博物馆的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运行更加良好。

缺乏相关支持,博物馆就无法更全面地履行自身职能。

以文物展示手段为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开始大范围使用新技术,博物馆也不例外,文物的展示手段需要更加多样化、多维度。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政策、资金上有一定的支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某个专题展览、某个大的平台,到博物馆里去,让更多都市的年轻人看到。在文物的展示手段上,我们需要有一些新的思考。”

陶颖呼吁,只要博物馆履行了自身的职能并且达到了国家文博相关标准,应当考虑享受相关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民族博物馆须加强对外交流工作

采访中陶颖也谈到,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上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至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就带着自己的展览去过日本、韩国、前苏联、澳大利亚、美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宣传中国优秀的各民族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暨工艺展在美国洛杉矶展出(2011年11月)(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霓裳之汇--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展”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展出(2016年12月--2017年2月)(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但这些展览多数落地于当地的文化发展交流中心、大学里的博物馆,没有和当地的知名博物馆开展过有效的互动。”陶颖不无遗憾地说,“宣传和展示中国各民族文化,反映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现象,我认为如果只是到国外的这种边缘机构展示,受众是不够的。这也是一直以来我感觉很遗憾的地方。”

此外,陶颖也发现,现在从事博物馆行业的年轻人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变少了。“到了民族地区,通过旅游看一下,唱唱跳跳就完了,缺乏深度的了解。”陶颖说,“一方面,年轻人下到基层的机会少了;另一方面,传统的各民族文化在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也改变了。现在很多民族地区的织染绣技艺、歌舞技艺,更多的是以传承人展示的方式出现,可能生活中这项技艺已经不常用了,年轻人就很难在生活中实际体验到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更加深入当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熟练掌握新技术对文物进行多维度的展现,积极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推广至海外并形成长期有效深入人心的文化推广模式,这也是新一代民族博物馆人面临的新课题。

“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展厅内部(2020年8月15日——2022年6月24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2017年9月——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首次亮相(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民族文化宫展出(2018年1月5日——2020年1月9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供图)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民族文化宫由毛主席提议、周总理亲自审定设计方案,195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辉煌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

民族文化宫现在设有展览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国家民族画院、文化交流中心等文化业务和职能部门共15个。其中,博物馆收藏民族文物5万余件,中国民族图书馆收藏有24种我国各民族文字文献及汉文图书文献60余万册,国家民族画院藏有著名画家及我国各民族美术作品4000多幅。其中有些堪称博物馆界的孤品、绝品;国内外罕见的各种民族文字写本、刻本以及年代久远的稀世真品贝叶写本、菩提叶写本等。

近年来民族文化宫推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目前已推出并上线四个专题展览。分别为“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工作文献档案特展”,“各族人民心向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礼品展”和“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通过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和档案资料,回顾了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奋进历程,诠释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从各个角度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此后还将陆续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的主题展览,通过文物古籍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2016年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推出的“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首次亮相。此后这个主题展览在宁夏、甘肃、青海、广西等多个省份亮相,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年画、蜡染、扎染、各民族面具、藏族唐卡、新疆艾德莱丝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内的多项展品,有力地向海内外宣介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的各民族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