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件(组)明代书画珍品25日起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公开展出。
据悉,当日开幕的“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是龙美术馆(西岸馆)十周年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呈现的明初到明末近三百年书画文物,囊括了浙派、吴门画派到松江画派及同时代大家的书法、绘画及信札等珍贵文物,涉及到的创作者近60位,其中,多件长达十米的手卷尤其引人瞩目。
明代是中国历代最强盛的王朝之一,无论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当时都领先世界上众多国家。历经洪武开国到永乐一朝,海外诸国争相与明建立贸易经济来往:或自愿臣服得到支持赏赐,或热爱中国的文化,积极与明建立文化交流。
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刘益谦表示,明代是文化最活跃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大文豪、大思想家,时至今日一直影响着后人。收藏字画,特别是中国古代字画,明代文人字画是收藏人追逐的梦想。
在展出的作品中,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行旅、送别和雅集文化如何出现在明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里,也会看到手卷、扇面和册页等如何作为礼物,在社交场景维系、巩固人际关系。
明代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浏览这些佳作,人们能够感受视觉审美冲击之余,龙美术馆方面表示,或许能够感受到“士是明代最具偶像性质的形象”。策展人谢晓冬认为,绘画中的士气或文人气是至关重要的。吕纪、吴伟、张路、周臣、仇英这些或服务于宫廷,或服务于民间的职业画家,他们被时人追捧和画史铭记正源于此。
谢晓冬表示,明代传世的图像与物品之丰富是之前的时代所未有的,它第一次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文化丰富性。而塑造这一印象的正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以及他们所影响的其他职业阶层。书法和绘画在士人和时代的价值天平上,也被提高到与诗文创作几近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17世纪初人们的书画品味发生之前,文徵明一直被认为是明代最伟大的画家和书法家,到晚明来自松江(今属上海)的董其昌改变了这一状况,他提出的文人画“南北宗”理论和艺术实践,深刻地改变了此后中国画的创作走向。谢晓冬说,本次展览中,观众可欣赏到文徵明的数件作品。(完)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