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正在进行。61部新时代以来创作的优秀作品和恢复的经典保留作品,以线下演出和线上演播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艺术的饕餮盛宴。其中,5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演出约99场,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9台剧目以线上演播的形式跟观众见面。
展演剧目涵盖京剧、昆剧、豫剧、莆仙戏、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会、交响合唱等多个艺术门类,代表了近十年我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准。这些作品以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良的制作,成为新时代闪亮的文艺坐标。通过这些作品,既可以一窥十年来我国舞台艺术的成就和风貌,也可以为未来的舞台艺术创作总结经验。
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新时代十年来,优质红色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红色题材创作不断取得突破——作品中的人物血肉愈发丰满,以人文化手法讲述红色故事成为创作者的文化自觉,红色美学创新表达的路径逐渐形成。
本次展演的红色题材作品量大质优,不少作品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从内容看,既有复排的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故事的红色经典《奇袭白虎团》,也有新创作的弘扬伟大“红船精神”的《红船》和展现军民鱼水情的《沂蒙山》。从作品类型看,既有京剧、川剧、越剧、锡剧、昆剧、赣南采茶戏,也有歌剧、话剧、音乐剧、杂技剧。可以说,红色已经成为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底色。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革命英雄人物是红色文艺作品的主角。这次展演,讴歌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有不少。在塑造英雄形象的过程中,创作者更多地将视角转向英雄人物的日常生活,着力刻画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挖掘英雄人物的情感,展现出英雄们更具“个人性”的一面,让舞台上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信可亲、有血有肉。比如,碗碗腔《骄杨之恋》用独特视角展示杨开慧烈士“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的心路历程;川剧《江姐》中,不仅有精彩的斗争故事,也有深厚的夫妻感情;昆剧《瞿秋白》以虚实交织、亦真亦幻的方式,描写了瞿秋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与母亲、挚友、爱人的诀别,带领观众走进烈士的内心世界。创作视角的转变,拉近了红色历史、革命先烈与当代人的距离,为当代观众搭建起与英雄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让作品更加吸引人、感染人。
这次展演的红色题材作品,不仅摆脱了过去一些作品“人物脸谱化、台词口号化、桥段程式化”的窠臼,还在选材、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如,《枫叶如花》引入谍战元素,成为越剧历史上首部红色谍战剧;红色杂技剧《战上海》不仅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进行深度融合,还实现了从技巧到语汇的创新,并将杂技技巧与艺术叙事完美结合;红色寓言剧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融入喜剧元素,让主题看起来十分严肃的作品表现得鲜活灵动,引领观众在轻松幽默的剧情中看到信仰的力量。
抒写时代之变
这次展演,还涵盖不少现实题材作品。就作品内容而言,既有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呼应,也有对路遥、黄旭华、刘永坦、张桂梅等英模人物感人事迹的艺术化呈现,还有对普通人酸甜苦辣生活的精彩描写。
这次展演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讲述“三农”故事的占很大比例。彰显当代农民风采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诠释“政策惠农”“科技助农”“奋斗强农”主题的湖南花鼓戏《花猪司令》,展现新时代乡村旧貌换新颜的秦腔《郝家桥》,反映新农村建设火热实践的彩调剧《新刘三姐》,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讲述从脱贫走向乡村振兴故事的歌剧《鸾峰桥》……不同艺术类型的农村题材作品,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画卷。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创作这些作品,艺术家们频繁深入乡村和群众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寻找灵感。大量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作品纷纷涌现,说明“深扎”正在成为广大创作者的行动自觉。
这次展演聚焦当代英模人物的话剧作品有《深海》《路遥》《桂梅老师》《坦先生》。它们分别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作家路遥、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战略科学家刘永坦等人的人生故事,讴歌了他们的高贵品质和奋斗精神。这些作品以当代英模人物为切入点,关注时代、反映现实、思考人生,不仅确立了自己的思想价值、美学品格、艺术地位,也为话剧的民族化、现代化探索作出了贡献。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参加展演的很多作品,不仅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还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通过话剧《塞罕长歌》,我们彰显“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歌剧《天使日记》,我们回望举国同心抗击疫情的难忘岁月;通过话剧《龙腾伶仃洋》,我们礼赞国家在基建领域的巨大成就;通过交响音画《海峡海峡》,我们看到海峡两岸的历史变迁;通过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我们呈现大美新疆的新发展新成就新面貌。
如果说上述作品是对时代之变的直接抒写,那么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锡剧《装台》、越剧《钱塘里》、歌剧《先行者》等作品,则通过普通人的烟火生活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即便是平凡的“小人物”,只要心怀梦想,奋斗不止,梦想就能成真。
彰显家国情怀
历史题材一直是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领域。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已经被前人多次演绎,所以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要想出新出彩,不能“老戏老演”“老演老戏”,而要对历史故事重新构思,对历史人物重新塑造。
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对于精神和心灵探索的高度、深度和丰富度。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要想出新出彩,首先要立足于道德伦理价值评价和美学继承转化的当代维度,体现文艺创作的现代性。
这次展演的历史题材作品有秦腔《昭君行》、越剧《苏秦》、舞剧《张骞》、淮剧《范公堤》、话剧《屈原》《于成龙》等。每部作品,观众都能从中既看到历史又看到当下。比如,《昭君行》中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而合;《于成龙》展现的“以民为本、勤政清廉、敢于担当”的官德,更是穿越几百年直到今天还饱含现实的温度。这些作品的共同经验是透过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实现对现代性的张扬,其本质就是对传统的再创造。
面对传统题材、传统故事,艺术家们赋予作品以当代表达,这种具有现代品格和现代意识的创作思路,对包括舞台艺术在内的所有艺术门类都具有启示意义。
历史上,以传统戏曲为代表的舞台艺术作品,宣扬的多是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忠孝节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今天的艺术创作,必须对传统历史题材剧中的价值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中国当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这次展演的新编历史剧,无一不将家国情怀贯穿始终,成功实现了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升华。比如,越剧《苏秦》中,苏秦前半生追求个人理想,后半生超越自我,将智慧、才学乃至生命献给那个年代,换来六国百姓的安居乐业;淮剧《范公堤》中,范仲淹为解海潮之患,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修堤佑护沿海百姓。每个人物都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完成个人境界的升华。
引领艺术创新
作为十年来舞台艺术领域优秀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本次展演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们看到过去十年的成就,还在于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创新”是所有经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比如,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从延安经典木刻版画中汲取创作灵感,讲述了中国文艺青年,满腔热血用文艺当武器投身革命的峥嵘岁月;舞剧《五星出东方》源于对一件文物的艺术想象,对舞蹈的美学想象力进行了充分释放和拓展;歌仔戏《侨批》取材于“侨批”这一海外华侨寄回家乡的“银信合一”的特殊信件,成为我国首部“侨批”题材戏曲作品。一些创作者经常抱怨“不知道写什么”“无法写出新意”。究其原因,跟创新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这些创作者,如果能像上述几部作品的主创那样,勇于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迈开创新的步伐,灵感、新意便会如井喷般奔涌而来。
当然,创新不仅要有好的角度、好的立意,还要有好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比如,莆仙戏《踏伞行》将莆仙戏传统经典《蒋世隆》《双珠记》的局部重新结构,并增添关键性的戏剧内容重新锻造,为当下戏曲界在创作中守正创新开辟出一条全新道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赋予传统文化意象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
本次展演汇集了一批优秀的老中青年艺术家,既有王洛勇、陈智林等久负盛名的大家,也有吕薇、沈铁梅、曾昭娟、贾文龙、惠敏莉、李梅、王滨梅、王庆爽、周东亮、施夏明、付强等正值职业生涯黄金期的名角,还有谭维维、王传亮、高鹏、张翰、孟庆旸、侯岩松、王笛、罗晨雪、赵磊、黄艳艳、张海东、朱晓鹏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秀,展现了新时代舞台艺术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02日 12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