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原标题:千年窑火今重燃(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图为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陈列的琉璃脊兽。本报记者 贺 勇摄

  近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琉璃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点燃窑火,传承近千年、一度熄灭10年的窑火重燃。今后,这座窑厂将依照“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生产,这不仅可为古建修缮提供原材料,更可会聚手工匠人传承发展传统技艺,推动非遗活化利用。

  位于琉璃渠村的琉璃制品厂是历史悠久的琉璃官窑,曾为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众多古建筑以及当代建筑烧制琉璃制品,为守护北京老城的亮丽天际线添砖加瓦。“五彩斑斓的琉璃塑造了壮丽的建筑景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琉璃之海’的紫禁城,显示了琉璃建材工艺在明清时期取得的卓越成就。”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2013年,随着市场需求下降以及环保约束趋严,琉璃制品厂关停。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提出推进包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内的三大文化带建设。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个重要节点,琉璃渠古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凸显。

  为此,北京决定恢复传统琉璃生产技艺,打造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老厂区蝶变为集非遗文化国际交流及展览、非遗研学、特色餐饮、民宿、文创办公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园区。“我们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整体布局,投资约1.9亿元,对原有老旧琉璃厂区进行全新的规划和全面的改造。”项目实施主体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英武介绍。

  开窑仪式现场,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与北京金隅集团四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工作站落户园区,四方共同开展传统琉璃烧制技艺的恢复性研究。

  “过去,老师傅选料,先要看土的外观。原料选好后运进窑厂露天堆放,要经三冬两夏方可使用。”北京市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赵长安介绍自己的经验。为了留住老手艺,园区对16个旧窑进行了保护修缮,运用古法烧制工艺,实现千年琉璃烧造技艺的复原、传承与研究。园区还建立了琉璃烧造技艺非遗传承基地,由琉璃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开展教、帮、带、传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内保留了多个传统的拱券式倒焰窑,窑砖上已烙下厚厚的黑色痕迹和发亮的堆积釉,这是700余年烧制历史留下的印记。窑内一坯一坯瓦件成排码放,还原了烧窑前古法装窑的流程。琉璃展厅内还展出了众多瓦件印章、历史图片,琉璃瓦摆出的故宫三大殿屋脊造型悬挂在半空。

  除传统古窑外,园区还保留了一口釉烧隧道窑,地面铺设的轨道和运送窑车也一并保留,同时还增设艺术展陈装饰。“整个园区也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随处可以感受传统琉璃制作工艺。”园区负责人于海燕说。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京西千年窑火重燃,这就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典范。”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

  (责编:李博、高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小明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