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体育 > 正文

  “在场边,我可以近距离观看运动员们比赛,感受他们身上的拼搏精神。”来自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儒政,是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一名志愿者。比赛中,陈儒政负责衣箱搬运工作。“尽管流线和动作很简单,但我们要展现出最好的精神面貌。”陈儒政说。

  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陈儒政和同校志愿者们每天早出晚归,但他们乐在其中。“赛事服务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了解,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共有1.2万名赛会志愿者。其中,有约0.93万名像陈儒政这样的志愿者是由亚运会转换而来的。培训期间,“小青荷”们还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掌握场馆竞赛运行领域的助残细节和助残服务技巧,保证服务水平在两个赛会中同样专业。

  同是竞赛场馆内的志愿者,胡锐的工作与运动员的联系更为直接。“适应性训练和比赛中,我需要紧盯排球,在球滚到场外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传回。”胡锐的工作地点在杭州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坐式排球比赛在这里举行。“坐式排球比赛中,我们要传‘地滚球’,以方便运动员更好接球。”胡锐说。

  胡锐的志愿服务培训从今年6月开始,作为“捡球手”,她每一次传球都需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下半身小弓步,将球直线滚出。“把这样的小事做好,服务才能更到位。”胡锐说,“我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激情和志愿服务的温度,所有努力都值得。”

  开闭幕式上,数万名观众有序观礼。观众服务志愿者魏琨说:“比起场上的节目,我更关心观众需要什么。”魏琨也是一名残疾人,十分热爱运动,“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盛会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

  面对观众的询问,魏琨总是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不仅要以‘平等、参与、共享’的助残原则看待残障人士,更要留意细节,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考量。”魏琨表示,“开幕式上,一位观众告诉我,他曾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志愿者,这让我深深感到,志愿服务的精神是代代相传的。”

  接力传承的志愿服务精神,延伸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您好!我是西湖志愿者。请您从右手边通过,这里是无障碍坡道。”在西湖边的“西子驿·柳浪闻莺”志愿服务亭,年过七旬的戴椿年正在为一位坐轮椅的中年游客提供服务。每天早上,戴椿年还会对来此服务的学生志愿者进行外语培训。“这里的年轻志愿者,外语说得可不一定有我顺溜。”戴椿年说。

  从竞赛场馆赛事运行保障,到非竞赛场馆贴心周到服务,再到城市里星罗棋布的亚运青年“V”站,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者们用专业和热情为梦想护航。

  (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 本报记者 周世祥 杨桐彤)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9日04版) 【编辑:刘星辰】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首届bilibili超级科学晚举办,AIGC、室温超导等入选2023年度五大科学焦点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