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绍兴10月1日电 题:“顶流”鲁迅实力圈粉 带火“家门口”的亚运
作者 项菁
正值中秋、国庆“黄金周”,在浙江绍兴,和亚运赛事一样“顶流”的还有鲁迅。
鲁迅的故乡——绍兴紧邻杭州,是承接杭州亚运会赛事最多的协办城市。亚运会敲开鲁迅家的“大门”,一大批“迅哥儿粉”趁着假期做客,“大先生”为亚运盛会“添了把火”。
1日10时,绍兴鲁迅故里便已“人从众”,当日各时段的景区门票均被约满。入口处,大型鲁迅浮雕像与斜对面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展板相互呼应,一古一今、别有趣味。来自成都的一对“00后”姐妹分别与两者合影,姐姐王欣受访时兴奋地说,“我们就是为鲁迅和亚运垒球比赛来的,这个设计很‘应景’。”
走在鲁迅故里步行街,只见诸多亚运元素,“古城正青春,亚运向未来”“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等标语抢眼。“三味书屋”门前排起了长队,背后电子大屏播放着绍兴亚运场馆的宣传片,排球、篮球、棒球、垒球、攀岩等绍兴承办的五个比赛项目一一呈现,吸引了一批批游客驻足观看。
“到绍兴第一站就是鲁迅故里,终于见到了想象中的百草园。中国队参与的垒球赛已经看了,今天还要看棒球赛。”上海游客李柏一家人在绍兴开启了“亚运之旅”,李柏受访时称,绍兴既有鲁迅,又有亚运,这两点非常吸引他们。
“顶流”鲁迅遇上“限定”亚运,带火了绍兴这座“亚运之城”。
早在9月中旬,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绍兴站在鲁迅故里开跑,鲁迅与亚运就已跨世纪“相遇”。担任第三棒火炬手的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受访时表示,当年鲁迅先生在绍兴点燃的那只火炬,一棒一棒交接,一代一代相传,亚运会的举办给民众带来更多的是民族精神的振奋。
为民族“呐喊”的鲁迅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在这场亚运盛会中,“鲁迅”已然成为对话亚洲文明的一座桥梁。
“看见了鲁迅家乡的新活力。”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韩国人张源和妻子第二次来到绍兴,其受访时坦言,“我们来之前就知道绍兴有亚运比赛,虽然没有买到票,但感受到了这座古城传递的体育精神,这一趟旅游很值得。”
而在鲁迅故里主题邮局,诸多亚运体育项目还被定格在小小的邮戳里,不少游客把鲁迅和亚运一起“带回家”。
上百枚邮戳印章前,11岁的广东小朋友李浩宇拿起鲁迅经典语录和亚运项目的邮戳印章,一一盖在自己带来的笔记本上。他告诉记者,“我很喜欢历史文化,每到一座城市旅游,一定会到邮局盖邮戳。”
西安博物院、柳州博物馆……李浩宇展示了以前留下的纪念印章,“这次来到鲁迅先生的家,还看了杭州亚运会篮球比赛,这些故事都在邮戳里,我要带回去分享给朋友。”
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的绍兴犹如一扇窗口,见证着古越文化、鲁迅文化、亚运文化的交织绽放。(完)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