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体育 > 正文

  杭州亚运会开赛至今,各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体育力量,彰显体育魅力。在中秋国庆假期观赏精彩的亚运比赛,人们的度假方式多了一个选项。

  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亮相亚运赛场。从那以后,中国体育健儿在亚运会赛场上展现风采,不断创造佳绩、刷新纪录。

  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再到本届杭州亚运会,亚运会三度与中国“牵手”,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举办亚运会促进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城市转型升级,让人们对举办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意义有了更多思考。

  检验训练成果、培养后备人才、弘扬体育精神……中国体育在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持续彰显实力与风采。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亚运之路映射出中国体育的奋斗足迹。

  就推动全民健身而言,高水平赛事的举办掀起体育热潮,进一步激发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这个中秋国庆假期,不少人将亚运观赛和参与运动锻炼列入日程。亚运赛事所激发的体育热情,为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筹办之初,杭州亚运会就明确了“亚运惠民”的目标,通过亚运场馆惠民开放、盘活城市空闲场地、举办群众赛事等举措,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创造条件。体育生态圈日益完善,让更多人从观赛者成为参与者,亚运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体育为人们的生活添彩,中国与亚运的第三次“牵手”,正书写新的动人篇章。

  季 芳(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传承红色教育 实践非遗传承 《诗书年华》栏目启动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