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筹备已进入冲刺阶段,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作为大运会人员和车辆注册、证件制作管理的重要场所,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注册中心(车辆证件管理中心)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注册制证工作,为即将到来的盛会做充分准备。
作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最早投入运行的单位之一,自6月9日发出第一张身份注册卡以来,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注册中心已连续运行60余天。6月19日,注册中心迎来了首批正式上岗的成都大运会志愿者。49名赛会志愿者分批到岗,负责协助注册中心完成证件的质量检验工作,包括数据受理、数据验收、外观验收和成品入库等内容。
由于制证工作的特殊性,制证车间内不得携带手机等通信工具。组委会注册中心志愿者管理团队在志愿者驿站内设立了图书角,添置了书籍,帮助志愿者及时调整状态,也便于志愿者彼此学习借鉴交流,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为最早上岗的大运会志愿者之一,我倍感幸运。”来自成都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杨丁瑜说,“每每想到自己在为成都大运会发光发热,满是干劲!”来自成都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志愿者李芋佳认为,在注册中心的志愿服务工作让她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小伙伴们可能之前并不认识,但在工作中我们很快熟络起来,亲密协作,互相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完成注册制证的任务。成都大运会,我们准备好了!”她说。
成都大运会组委会注册中心副主任罗斌谈表示:“志愿者工作主动、按时上岗,高效助力成都大运会人员身份注册卡和车辆证件的制作和验证工作。”
到7月19日,这49名首批上岗的志愿者服务天数就“满月”了。他们早早地奔赴自己的岗位,默默坚守在繁忙的工作中,以热情周到、高效专业的志愿服务为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奉献着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宋豪新 【编辑:叶攀】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