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牛奶产量3932万吨,同比增长6.8%。与此同时,“经济日报—伊利集团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显示,2022年乳品市场销售总体略微降低,液态乳品和成人奶粉消费均有所减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长全分析说,“虽然2022年乳品市场销售额同比略有下降,但是乳制品消费需求继续增长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和消费加速回暖,乳制品消费也恢复增长势头。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食物消费需求加速升级,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以奶类为代表的低热量高蛋白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增长潜力也不小。2022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3公斤,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48.3%,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预测,到2025年,中国奶类消费总量有望达到6700万吨至7000万吨。预计2023年乳制品消费总量较2022年会有明显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从高温灭菌常温液态奶消费为主,到液态奶中冷藏鲜奶占比不断上升,黄油、奶酪等干乳制品消费快速增长,乳制品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创新中心资深产品研发经理王彩云看来,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是乳制品企业强内功、补短板、谋共赢的突破口。作为深耕奶业一线的研发人员,王彩云团队研发出的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为婴配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开发的益生菌新型递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事奶业技术研究近20年,王彩云见证了中国人从“喝到奶”到“喝好奶”的历程。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提高吃穿等基本消费品质,倡导健康饮食结构,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需要全行业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加快推进奶业振兴步伐,更好满足消费者健康、多元的消费需求。
刘长全认为,为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有以下发力点需要关注:一要加快乳制品品种和乳制品加工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符合本土口味和消费习惯的特色乳制品;二要完善乳制品流通体系,更好适应不断增长的冷鲜乳制品流通需求;三要创新发展各类基于互联网的新兴销售渠道,提高消费者获取信息、购买产品便捷性,让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转化为实际购买行动;四要进一步提升奶牛养殖水平和原料奶质量,为冷鲜乳制品生产提供安全、优质的原料。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发展,为奶业振兴提供了发展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奶业振兴仍面临两方面制约。一是饲料粮长期供给不足。2022年以来,我国奶业发展面临价格下行和成本上涨双向挤压的困难。其中,成本上涨主要是由于饲料成本持续攀升,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饲料粮长期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奶牛养殖基础地位较弱。奶业振兴高级阶段标准是奶农能够快乐养牛、消费者能够优先消费中国乳制品,但是在当前奶业发展过程中,中小规模牧场受到较大冲击,反映了我国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问题。
“奶业是一个产业链十分特殊的行业,一头关乎消费者的健康营养,另一头牵系着农牧民的产业收入。”王彩云说,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富民,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全面高效帮助奶业产业链上游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农牧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应将“产学研用”做深做实,让产业链的生产价值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收益,落进农牧民的口袋里。
刘长全认为,要实现奶业振兴、破解饲料粮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是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调整粮饲结构。在推动粮食生产存量结构优化的同时,明确饲料粮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的优先性。此外,加快提升饲料粮生产条件,强化科技与支持政策对饲料粮生产的支撑作用。健全奶业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围绕奶业产业社会功能、提升养殖端基础性地位,构建奶业产业体系、完善奶业发展体制机制,包括提高奶农组织化水平、完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生鲜乳购销合同、构建第三方检测制度等。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