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人工智能将提升跨境电商产业链效能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进口2760亿元,增长5.7%,保持向好发展势头,有效助力我国外贸进一步稳规模优结构。
跨境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相关企业在今年大幅度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存跨境电商相关企业6.7万余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8380余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增幅较大。
一般消费者所理解的跨境电商,往往是自己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到了海外商品。但事实上,跨境电商的范畴远远大于此,一般来说,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换言之,商家之间通过这一模式进行交易,也属于跨境电商,并且是B2B模式,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展示自身的产品或服务,构建全球贸易网络。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支付结算应用范围及规模的持续扩大,跨境电商已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形式。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了交易双方部分信息差,同时避免了市场缺货的状态,这使得靠打“信息差”或“市场荒”这两种牌的交易方式不再受用,也将影响国际贸易的整体交易模式,缩短了信息来往的时间,“背对背”的信息变成了“面对面”。
这一时间的缩短,对于交易本身乃至上下游的相应产业链而言,影响是巨大的。要知道,大量跨境电商交易,将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交易双方的企业端口产生大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不仅能够更好地平衡交易价格,也将有效整合买方需求,第一时间反馈给上游的生产制造商。同理,交易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也能够被有效了解和评估。在大数据面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评估也从“背对背”变成了“面对面”。
在过去,让信息和需求“面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交易经验,以及耗费人力物力进行市场调研和评估,而一旦用人工智能为跨境电商赋能,这些成本将大大降低。更为关键的是,上游的生产商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及时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间交易方也能够及时调整交易策略,下游销售方亦能及时优化销售方式和产品布局,这样的进步,将有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能。
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布局,为跨境电商提供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支持。当然,这些技术支持能否有效转换成经济效益,并对未来市场产生准确判断和有益影响,值得进一步观察。毕竟,国际市场走向和消费者行为本来就是复杂问题,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同样有很多,上游生产商的切换产品和设计也需要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在这一复杂的交易过程中,牵一发可能动全身。在这一情况下,相关技术不断试验“小步慢走”同样不能停,毕竟数据越多,尝试越多,未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工人日报 赵昂)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