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三农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 邓小刚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举措,是全面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系统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推进路径。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全过程各领域和每一项具体实践行动中去。

一、坚持现代化的农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了有力支撑。新阶段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不仅是物质基础,更是发展根基。只有农业稳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可靠保障,我们才不会在吃饭问题上看别人脸色,被别人“卡脖子”。只有农业强了,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渠道才更广阔,以产业振兴为第一位的乡村全面振兴才会加快实现。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有当下的紧迫性,更有长远的战略性。

  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业是民生基础产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升级,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中长期稳产保供任务依然艰巨。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下更大功夫,久久为功,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粮食安全的根基打得更牢更实,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放心更安心。

  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消费需求和投资空间潜力巨大。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扩大内需才更有后劲,构建新发展格局才有更扎实、更可持续的基础。

  这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但总体水平还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增收还面临诸多困难。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和乡村价值,围绕“全链条”打造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供应链,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岗位,以农业的全面升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二、坚持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首要任务

  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粮食安全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也要看到,农业生产基础仍不稳固,高标准农田占比有待提高,种粮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大豆等部分农产品自给率偏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巨大挑战。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要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从地、技、利、义全环节入手,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障、高水平科技装备支撑,建立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高端的加工流通链条、配套的市场调控体系、多元的食物供给体系、完备的政策体系、严格督促考核的责任体系,才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自主权。当前的关键点有四: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到2035年实现人均1亩高标准农田、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00公斤以上。同时,要着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二是推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持续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配套,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大面积挖潜均衡增产。三是发展全程高效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引领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四是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扛起粮食安全这一责任。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根本上是科技的竞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但核心种源、高端装备等领域还有不小差距,用现代科技挖掘农业增产增效的潜力还很大。

  要坚持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赋能三农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当前的关键点有四:一是强化育种创新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选育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急需紧缺品种。构建种业振兴优势企业阵型。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二是加快先进适用耐用农机创制。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以破解“一大一小”卡点难点为重点,推动大型大马力智能农机、丘陵山地小型适用农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效能。聚焦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布局,建设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积极跟进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利用农业农村大数据,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装备先进、精准高效的具有引领性示范性、体现未来现代化方向和水平的智慧农场。

四、坚持用现代设施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未来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水土等资源约束还会越来越紧。在保障粮油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用剩下有限的资源满足14亿多人吃穿用等问题,一条最现实而可行的路子就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智能化提升、绿色化运营实现产业的节本增效,不断开拓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要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突破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不断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当前的关键点有三:一是发展以节能宜机为主的设施种植业。集中连片开展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在大中城市周边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设施农业。在保护生态和深度节水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稳步利用戈壁荒滩等非耕地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二是发展以高效集约为主的设施畜牧业。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引导有条件的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养殖,加快建设肉牛肉羊集约化养殖设施。三是发展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设施渔业。加快高标准养殖池塘建设,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加快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同时,大力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培育农业工厂等新业态,深入开发多元化未来食品,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食物需求。

五、坚持以农业全产业链的塑造重构升级来提升整体竞争力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多处在中低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较短,农业多种功能发育不足,农村多元价值挖掘不够,与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融合不紧。如果现代农业只停留在第一产业,就会一直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这将极大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要坚持不懈落实“土特产”要求,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大力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战略竞争优势,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当前的关键点有三:一是壮大加工流通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成覆盖全程、衔接配套、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二是做优乡村休闲旅游。深入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康养养生等跨界融合,加快开发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乡村产品产业体系。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在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动要素集聚、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使乡村产业持续发生“核聚变”,不断创造新动力和新场景。

六、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农业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当今我国农业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应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激活人才、土地、信息等各类要素,拓展产业新领域新赛道。

  一方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动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激活农业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健全人才投身和服务乡村长效机制,大力开发乡村人力资本,引导鼓励更多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另一方面,深化农业对外合作。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系统观念,坚持多边主义原则,实施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切实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互补效应。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业国际供应链价值链。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