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谈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记者 李丽颖)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启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在全国遴选了72个县(市、区),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协调、国家级或省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为技术支撑、共建县(市、区)落地实施的方式,摸索推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实现路径。经过两年实践,江苏省兴化市等24个县(市、区)列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针对近两年先行县共建有关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从县域层面探索农业科技现代化?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科技先行、县域则强,郡县治民、天下则安。”启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新时代农业科技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枢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可以说,没有县域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因此,开展先行县共建,探索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新路,是加快中国式农业科技现代化最具决定性的一环,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这就是先行县建设的根本目的。从本质上讲,县域的农业科技现代化,至少要在3个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一是县域主导产业的科技化。这是衡量县域产业发展现代化的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是“物”的现代化,主导产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装备应用率和覆盖面高,全产业链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最优最全,相关科技设施和支撑条件最先进,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国最具影响力,体现在产业竞争力提升上,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
二是县域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能化。这是衡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指标,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从业者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自觉接受和运用新技术新成果能力显著增强,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融合带动能力不断激发,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互促共赢。
三是县域科技创新应用的制度化。这是衡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观最核心最长效的指标,是“管理”的现代化,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摆到重要突出位置,坚持科技要素为先为要,在规划布局、资源调配、项目实施、基地打造、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之成为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牛鼻子”的关键所在。
问:先行县共建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我们提出了“八个一”的共建任务,以“八个一”任务为支撑全面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在县域应用。一是制定先行县共建方案,探索一个技术支撑模式;二是开展科技短板攻关,解决一批技术难题;三是组织专家蹲点服务,建设一批展示基地;四是探索数字信息引领,建立一批智慧农业试验区;五是联合地方各级部门,建成一批技术服务平台;六是加强政产学研联合协作,发挥企业、社会的主体作用,依靠和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七是开展生态环保技术革新,打造一批宜居乡村;八是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一批科技创业创新人才。
问:共建工作涉及到先行县、对口技术单位、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他们之间如何相互支撑、协同发力?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共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行县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口技术单位的支撑作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作用。即把握“三个要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基础,对口技术单位主动支撑积极行动是关键,部省联络的协同支持是保障。
目前我们集合了部属“四院”、农广校、科技发展中心、生态总站、农技中心等单位8个,部部、部省共建大学23个,省级农科院30个,共61个对口技术单位。通过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全国涉农大学、农科院的力量调动起来,与县里全面对接、深度合作,解决县一级请不来知名专家,好不容易请来又不能长期联系,用不上先进适用技术的实际困难。围绕共同目标,部里和省厅发挥好统筹组织协调作用,并建立了经常性地督促指导机制,引导推动县里与对口技术单位针对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联合调研,摸清技术需求,准确找准攻关课题,强化技术集成,熟化综合解决方案,并安排专门团队或人员逐项落实解决。
先行县建设坚持“全国统筹、省级负责、对口支撑、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追求实效,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抓落实:一要有共建规划引领,二要有优质主体带动,三要有专门团队推进,四要有专家团队联合支撑,五要有评估激励机制。
问:目前首批24个先行县各方面落实得怎么样?
两年来,24个先行县着力推进“八个一”共建任务,在实现主导产业的科技化、农业经营主体高能化和党委政府科技决策机制化“三化”方面取得了实效,各先行县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对口技术单位真帮实干、支撑有力,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资源、指导支持,杜绝“三个倾向”,建立了共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整县提升,打造出典型特色模式。
一是县域主导产业更加明确,各先行县梳理出89个农业主导产业,平均每个县4个。其中,既有稻米、小麦、生猪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也有蔬菜、林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取得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近2000个,县均认证80个,共建设省部级及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0余个,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县域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坚实,各先行县积极引进专家团队,强化公益性和社会化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科技落地和服务效果明显,培育乡土专家和实用人才近万名,高素质农民近两万名,年度举办论坛、研讨活动次数超过100余次,引育国家级、省级产业龙头企业数达到400家,平均每个县16家。三是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各先行县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农业科技工作,把共建先行县列入乡村振兴工作范畴,出台专门政策制度,凝练并发布年度产业重大技术任务清单超过300余项,创建省部级及以上平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产业强镇数量超过100个。
问:从首批24个先行县看,县域农业产业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哪里?围绕科技支撑如何“把脉开方”“对症下药”?
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落地仍然存在诸多堵点痛点难点,面向县域发展的科技供给、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不足,科技资源向县域集聚、科技人才向县域流动的机制仍不顺畅。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从生产到加工到品牌创建,亟待推动科技、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创新要素在县域集聚,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县域内系统集成与转化落地,就需要统筹推进前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端技术模式集成、末端适用技术推广。对口技术单位普遍学科齐全、人才众多、成果丰硕,精准对接县域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正当其时。在全国共建一批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就是要走出一条县域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首批24个先行县打了样,贯通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是一次举县域、有组织、意义深远的探索。总体看,各地围绕科技支撑“把脉开方”“对症下药”基本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建工作机制,引进专家团队。双方主要领导共同牵头、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部门与科研单位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对接。对口技术单位专家团队深入一线,与地方农技推广部门紧密协作,推动技术熟化,示范展示。二是抓集成熟化,开展试验示范。在县域产业上有效连接品种、种养、机械化等多方面专家和单点技术,开展品种和技术组装集成熟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在基地转化应用并推广。三是稳经营主体,强化政策保障。坚持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社和生产大户为主体,促进生产主体积极应用先进技术,统筹项目,出台专门政策,积极争取增量资金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支持先行县发展。
问:首批24个先行县共建工作中有哪些典型共建模式和长效共建机制?
从目前的首批24个先行县共建情况来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研院校协同发力,各类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参与,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协作模式,逐步发展为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如兴化市从实践中构建了“立目标任务促驱动,聚多方力促共建,抓品牌建设促‘亮’化,建考评体系促质量”的兴化模式。重庆市潼南区打造了“科技载体引擎+高质量主导产业”的潼南模式,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凝练出“人才+”的襄州模式,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形成了“服务链+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合阳模式,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打造了“政府+企业+基地+农民+科技+市场”的正阳模式,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构建了“平台支撑、院地协同”的寿光模式等等。
问:下一步先行县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有哪些?
农业农村部将在持续完善长效科技支撑对接机制、推动整县域科技应用水平提升、打造县域科技创新和应用模式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强国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
一要完善科技支撑长效机制,搭建交流平台。不断完善先行县与对口技术单位长期密切合作的体制机制,继续加大各方资源投入,筑实科技支撑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根基。举办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发展论坛,积极打造各省合作交流平台,通过举办、观摩、会议论坛等活动,推动先行县总结经验、深入发展。
二要提升全域科技支撑水平,扩大应用范围。先行县创建不能满足于部分示范田、示范园,而是要着眼于全县域科技水平提升,推动科技成果在区域大范围转化,探索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模式,打造科技支撑的乡村振兴的县域样板。
三要探索特色化科技现代化道路,树立典型样板。每个县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比如粮食生产、农产品加工、循环种养、数字农业等等,各个对口技术单位支撑模式也各不相同,比如建设分支机构、区域性集成创新平台、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试验站点等,最后都是特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县域特点的科技现代化之路,为其他县树立典型样板,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