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直播机的老头”(主题)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副题)
经济日报记者 张建军
“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就是我的梦想。有人问我的使命是什么?大力推进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就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们中国农机人的使命!”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他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开始干农活,知道种地的艰辛。他希望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罗锡文攻坚农业机械关键技术50余载,带领团队创建了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并在国内启动了30个无人农场的建设。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基于卫星定位的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技术的研究,主持研究的“基于北斗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种下梦想的种子
“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在乡下生活。每逢‘双抢’时节,天还没亮,我们就要跟着母亲下田插秧,一直弯腰干到天亮。待回家吃过早饭后,还要继续下田插秧。”谈及从事农业机械研究的初心,罗锡文回忆起儿时在湖南株洲干农活的经历。
“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去田里插秧,腰疼得不行,就站起来伸了伸腰。妈妈在一旁说,‘小孩子有什么腰,赶快插’!”母亲的“呵斥”,让罗锡文记忆深刻。“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不需要人插秧就好了。”罗锡文说,自那时起,一颗希望改变农作方式的种子,深深埋在他的心中。
1964年,罗锡文考入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到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
“在农机厂工作的9年,让我与农机深深结缘。”罗锡文说,其间,他曾参与10多种农机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其中他带头研制的锦江18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获得贵州省科技大会奖。“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科技奖项,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研究农机的信心。”罗锡文说。
1979年,罗锡文考取华南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农机专家邵耀坚教授,正式开启了农机科研之路。自那以后,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暑日炎炎,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罗锡文都会亲自到田里操作农机。
经过不断研发创新,罗锡文带领团队研制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将原来无序的撒播改成有序的直播,引领了我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进步。
为了让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罗锡文梦想设计建造出水稻无人农场。“无人农场是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远程控制农场中的设施、装备和机械,使之自主决策和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谈到老本行,罗锡文熟稔于心。
在水稻无人农场中,无人驾驶旋耕、无人驾驶播种、无人机施肥喷药、无人驾驶喷雾、无人驾驶收获自动进行,只需要在电脑上给出相应指令,机器就能自动完成所有操作。无人驾驶拖拉机行驶过程中横向误差不超过2.5厘米,不仅大幅提高了播种的均匀度,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无人农场让人不下田就能种好地,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罗锡文说。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罗锡文说,他很欣慰,儿时“人不用弯腰插秧”的梦想已变成现实。
到田地里做科研
在满是泥浆的水田里,79岁的罗锡文院士挽起裤脚,赤脚站在田里,观察直播机的作业情况。多年来,罗锡文一直坚持赤脚下田做试验,并勉励自己要“脚踏实地、踩在泥中”,因此被誉为“赤脚院士”。
“下田地和开拖拉机是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掌握的技能。”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罗锡文团队的骨干成员胡炼说,“罗老师告诉我们,做科研必须到田里去,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罗锡文一直认为,不下田便设计不出最好的机器。“我赶过牛、犁过田,后来成功设计出无人驾驶拖拉机;我插过秧,后来设计出无人驾驶插秧机;我打过药,后来设计出无人驾驶喷雾机;我打过谷子,后来成功设计出无人驾驶收获机。”罗锡文说,只有下田观察和感受,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机械,才能了解机械下田的效果。把书本里的知识与农业实践相结合、把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能找到科研的灵感和方向。
罗锡文自称是“开直播机的老头”。他认为,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可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无人农场是未来实现智慧农业的途径之一,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科研成果多厉害,东西做得多好,关键还要看在实际中好不好用。放在实验室里只能叫样品,只有实现了成果转化才叫产品。”在开展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中,罗锡文感触最深的是,技术一定要转化。
“我计划将无人农场模式从种植业推广到养殖业。比如,建设智慧猪场、智慧鱼塘,研发巡检机器人……”罗锡文脑海中依然有层出不穷的新想法。
常讲常新育英才
今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堂,罗锡文作为主讲嘉宾,为师生讲解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
自1982年走上教学岗位,罗锡文主讲过10多门农业机械相关的课程,曾获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2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册)》等教材和专著。目前,他已成为“农业机械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国家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指导10多名博士后、50多名博士生和60多名硕士生。
“无论讲了多少年课,每一堂课我都当成第一堂去讲,不断根据新理论、新成果更新授课内容。”罗锡文说,“我会将农业工程的经典理论和最新发展结合起来,将团队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来培育人才。”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罗锡文始终身体力行带着学生到各地调研、实践,将团队的科研成果作为案例讲授给学生……他常叮嘱学生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注重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事农的情怀,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方式,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罗锡文的言传身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胡炼对记者说,受罗老师的感染,现在很多“00后”学生对农业机器人很感兴趣,他们愿意到地里结合农业生产做实践。
“在未来的某一天,年轻人在太阳伞下喝着饮料,机器在田中自动完成各项作业。这是我奋斗的目标,也希望我的学生为农机事业努力奋斗。”罗锡文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