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原标题:麻栗坡县“90后”瑶族姑娘邓金仙——(引题)

讲好老山古树茶故事(主题)

云南日报记者 张文峰

中越边境线上,百年古茶树下,“90后”瑶族姑娘邓金仙舒缓的语调、甜美的笑声,与银饰叮叮当当的脆响交织在一起,悠悠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以前跟阿妈上山采茶,口渴时,阿妈总会采摘一片鲜叶放入我的嘴里。一边走一边咀嚼,苦尽甘来,不仅解渴,还有满满的幸福。”这一刻,身着传统瑶族五彩服饰,戴满精巧细致白银饰品的邓金仙正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大方娴熟地与全国各地的网友交流互动,分享着孩提时的小确幸。这一刻,通过她,外面世界找到了诗与远方,古树茶叶也走出了大山。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垮土村被环抱在葱茏深秀之中。这里,42户瑶族村民坐拥2000多亩古茶树,最老的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这让很多到访者艳羡不已,纷纷表示,垮土人有座“绿色银行”。

怎样从这座“绿色银行”里合理取现,是邓金仙和村民念兹在兹的增收梦想,也是她返乡创业的绿色新赛道。从提升古茶树精细化管理,到优化粗加工手艺,再到成为拥有1万多粉丝的网红,只为让家乡的好茶叶卖出个好价钱,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邓金仙在古茶树下直播

“好山好水好茶,卖出好价钱,这条路已经走通。”邓金仙骄傲地说,最近两年在外交部的帮扶下,麻栗坡古树茶被纳入“国礼目录”,赠送给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代表,获得了广泛好评。出圈的“老山古树茶”也让她的生意好了不少。

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托举着邓金仙和村民的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饱含着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然而,从茶叶到茶业虽仅有一字之别,背后却需要地方在茶产业全链条发展上深耕细作。

今年以来,当地党委、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接连举办了“老山国际春茶节”、“幸会麻栗坡 遇见老山茶”、麻栗坡老山茶“两厂一街”开业等活动,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省内外优质企业参与到产品精深加工和终端销售等环节,推动小农户链接大市场、好市场。

如何讲好“老山古树茶”的故事,提升茶产业联农带农富农的综合效益,各方都在努力。

“一山一味”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老山古茶,柔甜于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认为,麻栗坡发展好茶产业有多个稀缺优势——

有稀缺的古茶树资源,麻栗坡县下金厂乡、猛硐瑶族乡、天保镇、八布乡、大坪镇、麻栗镇、董干镇7个乡镇,分布面积3万余亩40余万株保护良好的古茶树,树龄多为200年至500年,也有上千年的野生种古茶树,树围100厘米以上的大茶树更是屡见不鲜。

有稀缺的茶叶品质,麻栗坡县雨雾天气多、有效光照少、自然植被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春季回温缓慢,茶树发芽较其他地区晚,茶叶中氨基酸等芳香性物质积累较多,芽头肥壮、嫩绿、色泽光亮润泽,香气浓郁,富含蜜韵花香、蔗香、豆香、板栗香、泥土香等多种芳香味。

此外,在何青元看来,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出不同的茶文化,麻栗坡要打造独一无二的“老山”品牌,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邓金仙表示,目前,垮土村正积极学习借鉴先进茶区的发展经验,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模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村里的2000多亩古茶树得到有力保护、有序开发,将优质古茶树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就地就近就业。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推动食安领域AI应用,饿了么联合4家生态伙伴发起“食品安全创新机制”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