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早在1965年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稳定度达到六百年,误差不大于一秒;
他曾担任星载原子钟技术管理组首席专家,参与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至关重要的星载原子钟的研制,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作出重要贡献;
他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期间,提出了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对北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他一生心系教育教学,即使到耄耋之年依然走上讲堂,为高校师生办讲座;2023年3月,91岁高龄的他还来到北大教育论坛,兴致勃勃地讲述北大探索新型一流综合大学的实践之路;
这位一辈子追逐时间,生命早已超越时间的大先生,他就是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我国波谱学和量子频标领域知名专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
突破西方对华科技限制 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原子钟
1932年,王义遒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黄山村,早在中学时就接受了红色启蒙教育,逐渐确立革命的人生道路。1951年,他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他迸发出满腔热情,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革命文献,上大学刚满一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时清华大学本年级中第一个入党的学生。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物理系并入北京大学,王义遒随之来到北大物理系,由此展开与燕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缘分。
毕业后,他留校工作,从事光学方面的教学研究。1957年他赴苏联留学,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回国,回到北大无线电系波谱学教研室工作。
当时的无线电系系主任汪永铨劝他投身国防科技事业,进行原子钟的研究。他经过一番了解,意识到原子钟的重大意义——“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和位置不亚于原子弹。在高速信息时代,时间的精密同步和测量起着关键作用。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要维护国家安全与政治独立,我们必须建立自主的时间系统,发展自己的原子钟”。于是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原子钟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一开始,王义遒等人准备研究铷原子钟,但是他们发现铷原子钟的研究需要同位素的原材料,在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华贸易限制下,这些原材料很难获得,由于铯和铷在物理性能上很相似,他们想铯或许可以代替铷,于是决定研究铯原子钟。
1963年下半年,研究团队确定了光抽运铯汽泡频标方案。经过一番艰苦研究,王义遒于1965年成功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原子钟———光抽运铯汽泡原子频标,通过数据比对,原子钟的稳定度达到600年误差不到一秒。
1976年,王义遒成功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批能规模生产的光抽运铷原子钟,这项高科技成果在几项国防科研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78年共生产近200台,1978年他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专心科研的同时,王义遒先后讲授了“核磁共振”“光的受激发射”“量子电子学基础”“波谱学基础”等课程。他还编著了《量子频标原理》,著有科学论文70多篇,对中国波谱学和量子频标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退休后,他又编写了《原子的激光冷却与陷俘》等教材,并翻译《原子与辐射的电磁相互作用》等国外优秀教材。
为北大发展殚精竭虑 提出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
1985年,王义遒从科研工作转向管理岗位,担任了北大自然科学处处长。1986年,他担任北大教务长,此后历任北大副校长、常务副校长。
在教务长任期内,为了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他和时任高教所所长的汪永铨创办了内部刊物《高等教育论坛》,就是现在的核心期刊《北大教育评论》的前身。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期间,王义遒为北京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他认为科研要“顶天立地”,做学问,哪怕是做基础研究,既要瞄准学科前沿,也得瞄准国家的实际导向,这样才能真正有用,否则的话就是纸上谈兵。他提出自然科学处的主要任务除了继续重视基础科学,还要和现实能够紧密结合,“大力加强应用科学和新兴科学,注意发展边缘科学”。
他规划并推动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中心,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北大“从无到有”建立了15个国家级重点或专业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对此后北大学科和科研格局的形成奠定重要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他针对北大毕业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这些调查中得出结论: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基础打得宽厚扎实是最重要的。在学校党委班子的支持下,他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方案,具体做法是“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转系、转专业;高年级按照预设的考研或工作去向对口培训,多开选修课,增加选择自由,以便学到“接口技术”,在人才市场上展现优势,这就是“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考虑到有些学生急于“下海”创业,学校允许他们“停学”一段年限,保留学籍,将来可以继续来校上学,实行弹性学制。
1988年,他提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十六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这一方针长期成为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也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学生管理上,王义遒一直注重优良学风的培育。他与同事研究提出“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的北大学风,希望北大人保持不求名、不求利的纯真求真学术风气。
退而不休 继续为科研和教学管理贡献力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000年,卸任行政管理岗位后,王义遒坚持退而不休,继续为科研和教学管理贡献力量。
他担任了星载原子钟技术管理组首席专家,参与对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至关重要的星载原子钟的研制,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作出重要贡献。
他先后发表了《关于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等文章,在全国高教界引起较大反响,随后又有了《谈学论教集》及《文化素养与科学精神:谈学论教续集》二集和《文理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大学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著作。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教育工作者,王义遒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尤其关注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精神研究等方面,致力于为莘莘学子和教职工讲述北大校史和光荣传统。2021年,他已达89岁高龄,还能为北大师生主讲《北大首任校长的训词》《昌平园的记忆》。2022年,他走上讲堂作“关于材料学科与新工科建设”主题报告,收获热烈反响。
王义遒教授认为,像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要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重大突破的生力军。
凭借在科研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王义遒先后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和2001年)、光华科技基金奖(1994年)等;199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先进工作者;2019年荣获“全国时间频率领域终身成就奖”。
在今年9月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上,被评为“最美教师”的他走上台来,叮嘱后来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怎么来的,我们要向哪一方发展。在科研上急功近利是不行的,一定要安下心来,扎扎实实钻进去,提出问题,一方面能够仰望星空,一方面能够脚踏实地。”
他语重心长地寄语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当前我们国家迈入了新时代,我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要加强处惊不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定力;要加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能力;要加强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毅力。我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鞠躬尽瘁,不负时代,强国有我。”这段肺腑之言,也是他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是对他作为大先生代表最佳的诠释。
(劳动午报记者 任洁 通讯员 燕轩)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