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雪域天路上的“送菜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桂连鑫 赵凤斌 东科力佳
国庆假期前夕,雪域天路上的“送菜哥”——姚燕北为担负着青藏线格拉段以及格库线1580公里的线桥设备养护维修任务的车间班组职工送去节日蔬菜、肉、水果等生活物资。
34岁的姚燕北是青藏铁路开通17年以来的第三位“送菜哥”。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到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3年多累计行驶24万多公里。
青藏铁路格尔木工务段担负着青藏线格拉段以及格库线1580公里的线桥设备养护维修任务,管辖区段90%以上地处高寒缺氧的戈壁荒漠和盐湖无人区。因地处偏远,沿线车间班组的日常生活供给只能靠姚燕北定期配送。
姚燕北是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综合车间汽车司机,2020年开始担任格尔木至唐古拉、格尔木至茫崖湖区间13个生产车间35个班组700余人的蔬菜食品的输送任务,3年多时间里,不论春夏秋冬,他穿梭在高寒缺氧、人烟稀少的“无人区”,把食品蔬菜及日常生活用品及时送到职工的手中,他也被职工亲切地称为“送菜哥”。
在许多人眼里,送菜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其中的艰难鲜有人知。
姚燕北平均每周要开着保温车向格拉段、格库线运送一次食品蔬菜,每个星期三出发前,他都要精细地调整好保温车的温度、气压。冬天要保证汽车在冻土及冰雪、荒漠地段不抛锚打滑,食品蔬菜不上冻;夏天要保证汽车在沼泽及滩涂不趴窝,食品蔬菜不腐烂,运送途中,还时刻面临高海拔、缺氧以及暴风雪等恶劣环境的考验。
在姚燕北眼里,每一片菜叶、每一粒粮食比玉石都金贵。为了控制好保温车的温度,不让一片菜叶变黄变烂、不让一粒粮食变质,每次送菜前,他要多次钻进保温车里,一遍遍感受气温,直到里面温度恰到好处。
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天气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路途中,他随时根据天气变化,调节保温车的温度,突降暴雪冰雹时,他就爬到车顶,用棉帘把车顶的通风机包住。
2021年11月,保温车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突然抛锚,面对零下30℃的严寒缺氧,他修理了两个小时才排除故障,他的手也被严重冻伤。十指连心,手背裂开的许多裂口钻心地疼。
2022年12月,送菜车行驶到距离花土沟线路车间20余公里的地方时,荒漠中突然刮起沙尘暴,满天的黄沙中,能见度不足5米。为了保证行驶,他在呛人的沙尘中停车等候了5个多小时,直到沙尘散去,才继续上路,到了傍晚才到达花土沟镇,尽管饥肠辘辘,但他不是想着先吃饭或是休息,而是叫职工们一起抬米面、搬蔬菜。
由于青藏铁路恶劣的自然环境,每周往格拉段送1次菜,姚燕北往返需要3天,每次行驶里程达到1200公里,每周往格库线送1次菜,往返需要2天,往返里程达到1000公里,每年累计行驶公里达80000多公里。
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到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从戈壁荒漠到可可西里无人区,有时候,一天当中,他要经历狂风、暴雨、冰雹、暴雪等四季变换的天气。“每次到一个车间或一个班组,看到职工期盼的眼神,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姚燕北说。
常年往返高寒缺氧地区,头昏脑涨成为家常便饭。他曾多次被困顿于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在漫天的风雪中孤独坚持。
“比起每天整修线桥设备的干部职工,我这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说起自己工作的艰辛,姚燕北淡淡地说。寒来暑往中,姚燕北用默默地坚持,按时将给养送到偏远一线的职工身边,那辆孤独行驶的保温车,就像一叶扁舟,满载着温暖,奔驶在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里。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