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服务亚运,学习英语的武林大妈们有时会抱怨“英语太难学了”,还会用汉字给英文单词做标记(引题)
武林大妈:“歪看木土杭州”(主题)
解放日报记者 朱凌君
“您好,请问这里是志愿服务亭吗?”两位年轻的姑娘推门而进,小心翼翼地问。俞翠英立马站起身,带着标志性的笑容快步迎上去。得知对方特意赶来“盖章打卡”,俞翠英利索地掏出印章帮忙盖章,还热情地询问对方“要不要喝水?从哪里过来?需不需要介绍附近的景点?……”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姑娘们害羞地不停摆手。
俞翠英今年66岁,是杭州拱墅区“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和创始成员。2016年3月,“武林大妈”志愿服务队成立,最初有18位成员,全部是来自拱墅区武林街道已经退休的大妈们。此后,杭州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几乎都有“武林大妈”的身影。发展到现在,“武林大妈”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16万,覆盖各个年龄层,成为杭州志愿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
最近,“武林大妈”又出了风头。随着杭州正式进入“亚运时间”,她们的工作重点变成了“展示杭州风貌”,“要把最美的杭州介绍给世界”。为了更好地服务亚运,俞翠英和很多大妈开始学习英语、国际礼仪等内容,她们有时会抱怨“英语太难学了”,还会用汉字给英文单词做标记“死记硬背”。
英语只是“武林大妈”面对的一道坎儿。这些年,“武林大妈”曾引来一些争议与质疑,也面临新老交替、缺乏专业人才等一系列新的难题。未来如何发展?俞翠英们有自己的思考。
人头熟、地头熟
“武林大妈”最早因护航G20杭州峰会而成立。当时,为了“服务G20,当好东道主”,武林街道招募平安志愿者,俞翠英等18位已退休的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妈报了名,成为第一批“武林大妈”。她们穿着红马甲、别着红袖章,时不时在路上、小区里转悠宣传,进行平安巡查。峰会期间,“武林大妈”一举成名。此后,“武林大妈”常态化运作,工作内容也逐渐扩大到文明劝导、纠纷调解、民情收集等多个方面。
“以前这里的治安不太好。”俞翠英告诉记者,武林街道环境较为复杂,是杭州主城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活跃度最高的街道之一,其中俞翠英所在的长寿社区最为突出,社区内既有步行街又有许多开放式老小区,一天人流量多达数十万。这里的武林夜市远近闻名,但夜宵消防隐患、油烟污染等问题,此前一直困扰着周边居民。事儿不大,但管起来却不容易。
“武林大妈”们喜欢管的,恰恰是这些“闲事”。商家灭火器快过期了,上门催换;邻里有纠纷,主动调解。每年,“武林大妈”上报消除安全隐患500多起,调解纠纷百余起。记者跟着俞翠英一起上街“逛逛”。说是“逛街”,却一点也不轻松。一路上,俞翠英随时都在观察,她一边跟相熟的商家打招呼,一边注意观察各家灭火器等物品的摆放,时不时还低头看手机,与其他“武林大妈”保持互动。
在“武林大妈”公益社会服务中心秘书长杨映霞看来,“武林大妈”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基于网格化管理经验下的“熟人管理”——平时大妈们都有自己的“地盘”,按各自的网格开展工作,有情况就实时在微信群里汇报。
俞翠英现在是“武林大妈”长寿社区网格的负责人。记者发现,社区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俞翠英。社区的角落旮旯,小区的片片瓦瓦,楼道的左邻右舍,这些“基本盘”在俞翠英心里都门儿清。“我在长寿社区住了40多年,在这一片,哪家的出租户变动了,哪一套房子卖掉了,我都知道。”俞翠英笑着告诉记者。
亚运会的契机
一圈巡查结束,俞翠英回到武林路步行街入口的“武林大妈”亚运志愿服务亭。这天下午,阴雨绵绵的天气似乎减少了游客出行的热情,平时熙熙攘攘的步行街有些冷清。趁着难得的休息时间,俞翠英和其他大妈一起练习起了英语,“狗的阿夫特弄”(Good afternoon),“歪看木土杭州”(Welcome to Hangzhou),大妈们盯着手上的“英语书”,一本正经地朗读。
为了学英语,俞翠英没少下功夫。光是“英语书”,就换了三本。“最早用的是亚运英语100句,是一个很便携的小册子,但字太小了,戴了老花镜都看不清。后来又发了全民学英语的册子,内容有点不大实用。最后用的是这本日常英语会话手册。”俞翠英一本一本拿给记者看。记者发现,她的册子有点特别——很多英语单词或对话旁边,都标注着相应的汉语发音。比如,在“subway(地铁)”的英语旁边,标着“杀不回”;“taxi(出租车)”对应的是“坦克西”。靠着这种注音的方法,俞翠英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但若一两天不练习,“就全忘光了”。整个8月,她一共参加了6场街道组织的主题英语学习活动。平日里,遇到不会读的单词,她就逮着年轻志愿者们问个不停。
最近,随着亚运会的开幕,武林路上亚运氛围浓厚,“武林大妈”又出了风头。一方面,升级改造后的“武林大妈”亚运志愿服务亭不仅功能做了提升,集旅游咨询、亚运宣传、城市活动、便民服务等为一体,其红色集装箱的造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颇为显眼。卡通形象的“武林大妈”和亚运会吉祥物一起在橱窗里奔跑的画面,总能吸引不少路过的游人驻足拍照。另一方面,俞翠英等一批大妈增加了值班和巡查的班次,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武林大妈”,也成为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刷足了存在感。
俞翠英和杨映霞都觉得,亚运会是一个契机。“G20峰会时,我们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平安巡查。亚运会不一样,它是一个全开放的盛会。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我们更要做好服务,要把杭州的美好都推荐出去。”俞翠英说。杨映霞发现,亚运会还是个“拉新”的好机会。“我们今年收到了好多志愿者申请,假期里会有很多学生过来帮忙,也多了很多和其他志愿服务团体交流合作的机会。”杨映霞说,全民参与亚运的氛围之下,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被激发了,“武林大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成为“武林大妈”
成为“武林大妈”,难吗?难,也不难。
杨映霞给记者解释,从注册看,并不难。现在“武林大妈”不再限于“大妈”,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热心公益都可以加入团队。目前,武林街道的活跃志愿者超过3500人,而在拱墅区,已经有16万余名志愿者注册加入“武林大妈”。其中,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妈,每天大约200人。这些人是“武林大妈”的骨干成员,几乎都是像俞翠英这样的资深人员。
“‘武林大妈’的门槛,比想象中要高。”杨映霞告诉记者。比如,她们得是“社牛”,愿意主动跟人聊天唠叨,自发观察民情和社会心态;还得非常熟悉社区情况,对小区、道路的各种情况都“门儿清”。更重要的,是得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日常服务中,而且不计较回报。“之前有人找我打听想加入团队,但问到原因,说是因为看‘武林大妈’有名气,好多大妈经常上电视,就想加入看看。也有人提出,大妈们每天那么努力做服务,肯定有丰厚的奖励,所以想加入。”杨映霞回忆起来,有些哭笑不得。
俞翠英平时爱好不多,志愿服务是其中一项,占据了她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亚运期间,志愿服务亭的开放时间变更为早上9点至晚上10点,俞翠英经常是最早到又最晚离开的。而有些工作在此之前就开始了,每天早上7点不到,她就开始在微信群里分配任务,和其他大妈们互通情况,此后,她会去街上巡查,再赶在9点志愿服务亭开门前到达,提前烧开热水,做好准备工作。时间长了,有时她在家里多待一会,她的外孙女会问她:“外婆今天怎么没有去做‘武林大妈’?”
“‘武林大妈’有时候可能是一种存在感,是大妈们对抗时间的印证,想要借此来证明自己还没有老去,还能产生价值。”杨映霞分析。
更多新鲜血液
不过,就算是再固执的“武林大妈”,也难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俞翠英曾碰到年轻人问路,对方蹦出的流行语却让她一头雾水,无奈只能求助一旁的学生志愿者。记者采访期间,感动于志愿服务亭里的“武林大妈”们确实活力满满、干劲十足,她们努力地想要与时俱进,却不经意被时间的绳索束缚了手脚。
杨映霞回忆,三年前,她刚加入“武林大妈”时,团队一度“青黄不接”,面临低谷。“当时,我收到了40G的资料,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大妈们的档案和参加活动的照片,还有一些流产了的活动,但资料没经过整理,烦琐且一团乱麻。”杨映霞告诉记者,大妈们擅长做好事,但涉及活动策划和宣传,就到了技能盲区,活动办不成,招人招不到,一批又一批的大妈老去退出,团队也就无以为继。她接手后,先是设计了一套“武林大妈”的表情包,策划了几个精巧的小活动,才把“武林大妈”的名气重新做起来。
“武林大妈”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是很多大妈的共识。这里的新鲜血液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年轻人的加入。比如,19岁的石庆洋最近成了新的“团宠”。今年春天,石庆洋初到杭州,在繁华的武林商圈迷了路。当时,一位“武林大妈”顺手给小石指了路。如今,他也成了“武林大妈”中的一员,有时间就值守在志愿服务岗亭,给他人指路。最近,石庆洋还学会了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拿到了相关证书。
另一层含义,是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杨映霞给记者举例子,以前,武林街道大多是熟人社区,家庭、邻里间的纠纷可能更多需要“老娘舅”这样的调停者角色,善于沟通的“武林大妈”自然非常擅长。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杭州人”进入社区,原有的熟人关系被取代,出现的矛盾调解更多涉及法律背景和常识,例如很多租房的纠纷。这时候,大妈们的作用就被减弱了,就需要律师和专业的调解员用专业知识来更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此外,杨映霞认为,从长远看,“武林大妈”要发展壮大,未来还需要更多专职人员,比如活动策划、财务专员等,来提升社会认同,扩大资金来源实现自身造血等。
9月18日开始,一批专门为亚运会服务的学生志愿者正式到岗,参与相关志愿工作。浙江外国语学院的钟代杨被分配到志愿服务亭,英语专业的他很快就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帮助翻译和引导交通,有空也会帮大妈们“补习英语”。记者问他:“觉得自己算‘武林大妈’吗?”他马上反问:“怎么不算呢?”在钟代杨原本的印象中,杭州生活节奏很快、人与人之间很疏离,但“武林大妈”有热情、肯奉献,是城市里难得的烟火气,也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温度。钟代杨很喜欢“武林大妈”的称呼,“如果放在我们四川,大妈就是孃孃,随时都可以跟你聊上几句,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