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中巴友谊公路当医生,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北京日报记者 颉亚珍 通讯员 李彬
童年,我目睹了父辈们在喀喇昆仑上的无私奉献。而今,我扎根同一条“天路”,守护生命,呵护友谊,见证两代人对丝路山海情的共同承诺。——茹涵
“一次普通的回家探亲,却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命运的安排如此奇妙。”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巴基斯坦达苏公路项目驻地医生兼社会事务协调员茹涵感慨。
2015年,在巴基斯坦开普省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工作的茹涵回家探亲,父亲告诉他中国人又要来帮助修建喀喇昆仑公路了,希望他前去看看。“上世纪70年代,我父亲去建设喀喇昆仑公路,远离家人,常驻项目部。不能常常见到父亲,是我童年时期的遗憾。”
于是,茹涵去了父亲年轻时挥洒汗水的地方,没想到一看却“悲从中来”: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喀喇昆仑公路部分路段早已路面斑驳、坑洼遍布,有的地方甚至被彻底冲毁无法通车。
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公路,北起中国南疆重镇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这条全长1032公里的中巴友谊公路由中国建设,1966年开工,历时10年,牺牲了700余人的生命、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才建成。
“回想起父亲年轻时斗志昂扬的样子,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便决定留在这里,加入了改造这条公路的先锋队中国土木。”茹涵介绍,中国土木2015年中标喀喇昆仑改线(KKH-01)和右岸进场道路(RAR-01)两个项目,急需驻地医生,“双方一拍即合,我就成了这条‘天路’上的驻地医生。”
茹涵的乌尔都语名字是雷马特·阿里。“中国名字是我导师取的。”茹涵笑着讲述,在父亲的支持下,2007年他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学习汉语,一年之后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大学后,导师总是叫错他的乌尔都语名字。有一天,导师表示不如取个中国名字,略加思索后说:“茹涵,你觉得怎么样?又好听,又雅致。”茹涵愉快地接受了,“尽管当时我的汉语还不太灵光,甚至不知道‘雅致’的意思,但是导师取的名字一定错不了。”
2013年,茹涵学成归国,进入开普省一家大型公立医院工作,并取得了医生资格。“在医院的日子顺风顺水,我从未想过会与喀喇昆仑公路再次扯上关系。”如今,已在公路上工作8年的茹涵很感激命运的安排,“我是这里唯一的驻地医生,兼任社会事务协调员。虽然不懂工程技术,却是这条公路改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项目位于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结构复杂的达苏镇,落石、塌方、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给现场作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而且达苏镇远离城市,经济、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最近的医院在100公里以外。茹涵带领大家修建医务室、储备药物。每每有人受伤,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包扎伤口、悉心救治。“我太明白在这高寒缺氧、缺医少药的地方,哪怕是很小的伤口也可能带来极大的伤害。”每每项目受阻,他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沟通交流、协调资源。“我知道在这制度迥异、风俗不同的地方,哪怕是很小的矛盾也有可能导致极大的麻烦,及时解决是唯一途径。”
公路项目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爆破作业必不可少。每逢此时,茹涵就成了最忙碌的人:了解人员进场计划,提前抵达作业地点,及时准备医疗物资,最大限度确保人身安全……8年来,爆破作业少说也有几百次,无一人严重受伤,无一人失去生命。“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吧。成为中巴友谊公路驻地医生,我由衷地感到高兴。”2022年,茹涵荣获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称号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评选的“中巴经济走廊优秀员工”称号。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