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烈日下与毫厘较劲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裴龙翔
“再摇一把......好!可以了!”铁路上海工务段的庞聪正保持跪姿,将脸贴着近50℃的钢轨面,全神贯注地看着钢轨延伸的远端,指挥着队员们,汗水不停从发间滚落到钢轨上,再“呲”地一声蒸发。
连日来,江南多地连续高温,橙、红高温预警接连发布。在沪宁沿江高铁张家港至常熟区间精调现场人头躜动。笔直的线路上,二十几名身着橙色工作服铁路工人正顶着烈日调整轨道的各项参数指标。
“这边往里调,加垫片,扣件复紧!误差0.1毫米内,没问题,下一处!”这边才和“00”后的精调组班长唐雨田才商量好当天的方案,那边一群小伙们很快各就各位,熟稔地打标记、改垫片、紧螺丝……这群利落的高铁新线精调队伍成员平均年龄仅25岁。骄阳下不一会儿,他们的工作服就被汗水浸湿,紧贴在身上。
轨道的高低、间距等各项标准控制在0.2毫米就已经合格,费那么大劲做到0.1毫米,有必要吗?这个问题,庞聪也曾问过自己,对他来说,这绝不仅仅是“松一松扣件、调一调螺栓”,从做到达标到极致,虽然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再精确0.1毫米,开通后高铁将开得更稳,旅客的体感也更好,为后续的养护维修创造良好条件,每每想到这,他就觉得,做“笨小孩”,很值当。
从严冬到盛夏,这群犯“轴”的年轻“笨小孩”已经酣战了226个日夜,脸上都晒出了两抹“高原红”,人均走坏3双运动鞋。“0.1毫米就像成年人一根头发丝这么细,我们算是在钢轨上‘绣花’了!”虽然辛苦,他们眼里也有藏不住的自豪。
打开庞聪的朋友圈,背景图是他参与精调过的线路实景,头像是自己上二年级的女儿,大半年与家人聚少离多,这样的设置基本成了他们的标配。
就在7月,沪宁沿江高铁在前期逐级提速联调联试的基础上,进行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试验列车顺利跑出了385公里每小时的试验目标速度值,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而这群“笨小孩”们,还将继续在毫厘间较劲。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