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山院士
实习记者 何蕊
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与火山结缘已一甲子。
曾有人问他:“这么多年,您都去过哪儿啊?”
这位白发老人呵呵一笑,答道:“你应该反过来问,我没去过哪儿。”
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探北极、两征南极……在近60年的工作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七大洲、五大洋,走过50余个国家和地区,跨越山川湖海、大漠高原,只为探寻漫漫历史长河中隐藏在大自然深处的秘密。
作为我国第一位火山研究领域的院士,他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原创性的工作。
前不久,在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遴选活动中,刘嘉麒荣获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暴走老将
“刚才有个学生打电话问实验的事,多给他讲了几句,久等了。”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间会议室等待了约5分钟,记者见到了刘嘉麒。蓝衬衫、黑西裤,脚踩一双运动鞋,他一边寒暄,一边快步绕过长桌坐在记者对面的沙发上,声音洪亮、脚步稳健,让人丝毫看不出这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见记者注意到自己脚上的运动鞋,刘嘉麒主动介绍起这双“老搭档”:“别看这鞋旧了点,穿起来特别舒服。搞我们这行的,特别费鞋!”他说,前不久,自己刚穿着它去了趟四川省甘孜县考察,“那里海拔4000多米,别看我一把‘老骨头’了,这点高度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谈起自己为研究火山“暴走”全球的经历,刘嘉麒没等记者先提问,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我们搞地质的,如果一辈子看不到火山喷发,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儿。”刘嘉麒回忆,火山喷发现场,自己亲眼见过五六次。“比放焰火壮观得多”的景象,令他刻骨铭心:火红的岩浆像潮水一样滚滚流淌,热浪袭人,现场测量显示,岩浆温度超过了1000摄氏度。
火山喷发之美,动人心魄;而火山研究,却往往惊心动魄。
2000年,刘嘉麒曾远赴印度尼西亚考察喀拉喀托火山,这座著名的火山曾在1883年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喷发,造成3万多人死亡。一百多年来,它始终处于活动期。刘嘉麒和团队成员为了近距离观察研究这座火山,毅然决定向山顶进发。他们一路攀爬,本想攀登到喷气冒烟的山顶观测火山口状态,然而就在距离山顶不足200米时,意外发生了——
地面突然开始震动,“这是火山喷发的前兆!”随着刘嘉麒语调升高,记者的心也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大家惊慌失措,狼狈地往山下逃,谁也顾不上谁……”所幸火山没有马上喷发,这群科考人员才躲过了一劫。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刘嘉麒几十年的探险经历中,遇上过不止一回。“心理阴影?从来没有过,满世界地跑,也从来没想过怕死,科学探险本来就是一场冒险,勇敢一点是必要的。”不过,在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要去做无谓地冒险——不仅要清楚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知道怎么去保证自己的安全。
比如,火山爆发时,当滚烫的洪流袭来,如何躲避是有讲究的。刘嘉麒掰着手指头,把可能遇到的险情列举了一遍,详细地向记者科普。其实,熔岩流对生命的威胁不是最大的,火山爆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才更危险。“有防毒面罩最好,没有的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撤离。”
刘嘉麒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在我相熟的同行里,至少有三位科学家在考察火山现场时以身殉职,他们的专业知识很强,却还是为了火山研究献出了生命。”刘嘉麒的语气里满是惋惜。
除了危险和不确定性,火山科考还充满着艰辛。
每次前往火山实地考察,刘嘉麒都要扛回几块重达几十公斤的石头,当作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为了能背回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材料,自己就必须轻装上阵,身上的装备也只得一减再减。
以食物为例,吃饱、充饥就是最高目标,“科考可不像大家到野外露营,零食什么的基本不用想,方便面、午餐肉、榨菜就算‘丰盛’了,过去都是啃干巴巴的馒头和窝头。”刘嘉麒接着说,高原上水烧不开,只能用温水泡方便面,“黏糊糊的,顿顿吃,更是没胃口。”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他曾前往西昆仑山考察,38天的时间,裤腰带往里收了两个孔。直到现在,一提起方便面,他仍嫌弃得皱眉头。
就算吃饭凑合、装备一切从简,但脚底下这双鞋,必须讲究。“熔岩凝固后又硬又尖锐,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扎坏。”刘嘉麒边说边用手指头比划——“鞋底得是这么厚的,最好是牛皮的,防滑又耐磨。”他补充,高山上紫外线强,一副好的太阳镜也必不可少,挡住刺眼阳光的同时也能防止雪盲。“出野外,眼睛和脚一定得保护好。”
准备得再充足,也有“出糗”的情况发生。刘嘉麒笑着回忆,有次他带着学生和几位专家上山调研,走着走着鞋底掉了。为了轻装上阵,他没带备用鞋,只能用绳把鞋底绑在脚上继续走,很是狼狈。“不过也无可奈何,登山路难走,鞋坏是常有的事。”
一双舒适耐磨的登山鞋、一顶大檐儿遮阳帽、一个轻便能装的背包,几十年来,刘嘉麒就带着这“老三样”,在全球各地到处跑。为了省时间,他一般不走回头路,就算天黑了也不会选择掉头回旅店休息。饿了,就以地为席,从包里拿出干粮,填饱肚子;困了,就以天为盖,找个壕沟一趴,和衣而眠。
点石成金
刘嘉麒的人生,也正如同这一次次出发,凭自己的两条腿一步步走了过来。
1941年,刘嘉麒在辽宁省丹东市出生。9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没了顶梁柱,刘嘉麒面临失学。好在他学习成绩好,总是考第一名,学校免除了学费,让他继续读书。
他就读小学时,每天上学要翻山过河。中学在县城,离家约9公里。由于没钱住宿,他每天都要起早贪黑,7点半上课,早上5点多就得从家出发,晚上天黑了才能到家。他回忆,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块坟地,每次路过都会心惊胆战,于是他就请求母亲接送他。如今,回想起当年的情形,他常感慨,“那时候母亲就是依靠,却没想到她自己也会害怕。那时候自己真不懂事。”
求学时期的“跋涉”经历,似乎为他未来“暴走”的地质考察埋下了伏笔。
高考填报志愿时,拿不定主意的刘嘉麒跑去征求母亲意见,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哪个学校不要钱,或者花钱少,就考哪个学校吧。无奈之下,1960年,他考取了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因为这个学校实行学费、书费、伙食费、医疗费、住宿费“五包”,基本不花钱。
上学后,他才发现这个专业还要在野外跋山涉水。正值经济困难时期,他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吃不饱饭。班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受不了,便退学回家了,而刘嘉麒没有退路,因为“在学校吃不饱,回家就更吃不饱”,他坚持了下来。
慢慢挺过苦日子,最初的无奈之选也被刘嘉麒“挺”成了兴趣,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5年本科毕业时,经过“千里挑一”的选拔,他考上了本校研究生。然而,一年后他的学业被迫中断,直到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刘嘉麒又决定重新读研,把这些年来缺失的知识补上。
“那时候我在吉林冶金地质勘探研究所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主任。但是,我心里始终想要到更广阔的天地,见见世面。”于是,刘嘉麒毅然决定往北京闯一闯,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
尽管那时,他已经37岁了。
刘嘉麒开玩笑说自己是“老学生”,比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大了16岁,但他的思想并不比年轻人落后,“我给自己定了目标:选择一个方向,占领一个领域,解决一个问题。”
火山研究就是他选中的命题:“之前,在中国几乎没人研究火山,那就从我做起!”刘嘉麒笑着打了个比方:“就像我学开车,前面不能有别的车,看见车我就想超它。”
中国的火山研究早年相对落后,国际上甚至一度以为中国大陆没有火山。
刘嘉麒一步一个脚印,用遍布全国的足迹改变了这种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他远赴新疆西南部的西昆仑山考察,并首次查明当地火山曾于1951年喷发。“经多方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那时候当地正在筹备青藏铁路的建设,有工人曾听见过声、看到过烟,这意味着火山喷发的确存在,但规模不大。”于是,他写下了中国大陆最新一次火山喷发的记录,并将这座火山定名为阿什火山。几十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有火山分布的各个地区,著有《中国火山》一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火山的分布和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嘉麒开始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如何造福人民、推动社会进步。“我搞科研,用的是‘公费’,花的是纳税人和国家的钱,要对社会有所回报。”
于是,他把硬邦邦的火山石拉成了丝,帮助企业制作适用于民用、航空、化工等领域的新型纤维材料,真正做到了“点石成金”。
在刘嘉麒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卷草绿色的线轴,上面缠绕着一圈圈丝线。“它的原材料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形成、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石——玄武岩。”他捧起一卷线轴,顺着丝线纹路轻轻抚摸,“摸起来和塑料绳有些相似,又轻又韧。”
他解释,在过去,玄武岩常常被碾碎后用来铺路,公路和铁路的路基石子大部分都是玄武岩。随着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原来玄武岩融化后可以拉成丝,能做成具有广泛用途的复合材料。它抗腐蚀、阻燃、环保,可以代替碳纤维和钢铁,运用于航空、航天、军事、交通和建筑等方面,也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做成消防服,“前景非常广阔!”
让路边一块平平无奇的碎石子,摇身一变成为21世纪炙手可热的新材料,这是刘嘉麒团队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事。“不同的玄武岩拉出的丝,性能是不一样的,选择的原料、生产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了解玄武岩拉丝的原理,可以用理论指导生产和应用。”
他说,科研不光是写文章、著书立说,还要用创新指导创业,把科学变成财富,将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在他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玄武岩新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在相关技术、生产和应用等方面的水平都远超其他国家。
斜杠人生
如今,尽管已经82岁高龄了,但刘嘉麒依然活跃在科研、科普、教学第一线。
不出差的日子,他习惯早晨扫一辆共享单车,骑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来上班。一路上碰到的学生都会对他投来崇敬的目光,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刘院士好”。而在网络空间,刘嘉麒的身份不仅是院士、教授,还是一名资深的火山知识科普“UP主”。
2021年11月30日,国内知名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简称B站)的视频博主里多了一位笑眯眯的白发老人,“哔哩哔哩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刘嘉麒,很高兴你们对地球科学感兴趣。”这句亲切的开场白,拉近了院士和网友的距离,从此刘嘉麒也被网友们称为“爷爷”和“大佬”。
如何喝五大连池的矿泉水?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火山可以“降血压”吗?人类能否挖穿地球……目前,刘嘉麒基本保持着每周一条的频率更新科普视频,每条视频时长约5分钟。很多网友评论,“刘爷爷”的科普视频总是干货满满,却也不失趣味性。因为他从不枯燥死板地讲述,而是用活泼生动的解说配合着大量影像资料和动画,让网友在不知不觉中听入了迷,结束时还觉得意犹未尽。
播放次数靠前的是一条分析富士山喷发的视频。视频中,刘嘉麒介绍了富士山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其喷发历史和勘测数据来说明富士山目前的状态。同时,他还推测,富士山可能属于中基性岩浆,喷发规模不会太大,但流淌性较大,做好预警才能降低危害。
为了能让网友更加直观地理解自己的观点,刘嘉麒还向视频剪辑师提出,将关键语句提示在画面中,或者使用视频剪辑来帮助观众联想画面,类似细节刘嘉麒都要亲自把握,而原本枯燥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他还时常更新互动内容,精选出网友提出的热门问题进行回答。他说:“这样不仅达到了科普的目的,也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给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做科普,院士虽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也并非“小菜一碟”。“做科普容易,但做好科普很难,因为需要对知识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不准确,不然就会误导听众。”刘嘉麒说,“特别是对儿童、老人、学生这些不一样的人群,要有不同的内容和层次,因此,科普工作也有很大难度,需要有钻研精神。”
正是怀抱着这样一种科学家精神,刘嘉麒在科研、科普、教学等不同的轨道上演绎着“斜杠”人生,也收获了无数掌声和鲜花。
截至目前,刘嘉麒在B站已发布科普视频超过100条,拥有了37.2万粉丝。“说实话,我不懂你们说的什么B站,也不关注点击率、粉丝数,我只知道,讲课39年了,不管是学校里的同学,还是摄像机前的网友,都是我的学生,都在听我讲课。”刘嘉麒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趁着现在还没糊涂,我想多做点事。”
这些年,刘嘉麒不论工作有多忙,也从未放弃过科普工作。除了B站“UP主”的身份,他每年还要深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线下讲授20至30场的科普报告,主题涵盖《漫谈地球科学》《极地的神奇与奥秘》《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神奇的火山》等各方面。这些报告的PPT都由他一张一张亲自准备,从不假他人之手。
“活到老,学到老,讲到老。”这是刘嘉麒的信条,“也不是觉悟高,人活一辈子总要给社会留点东西。”在他看来,热心科普,不仅需要满腔热忱,更需要科研工作者发自内心地热爱——“对科学、对社会乃至对整个国家,怀着一腔热爱。”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刘嘉麒依旧星夜兼程,胸中仍是一颗拳拳赤子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