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大气专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最近,北京炎夏晴空万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却注意到,臭氧指标达到重污染。
年近七旬,本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光,但柴发合闲不住。在同事眼中,他比退休前还要忙,“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得早,关得晚”。
从27岁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40余年,柴发合几乎经历了我国大气治理的所有节点,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蓝天保卫战。他称自己,“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柴发合参与了一场场硬仗,也和同事留下了一项项治理经验。
一市一策,避免“一刀切”
10年前,PM2.5进入公众视野前,科研已先行获得一些进展。“我们研究了PM2.5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说明‘灰霾’确实是PM2.5造成的。”柴发合说。
2013年9月,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界简称“大气十条”)启动,这是新一轮的向污染宣战。与以往的治理不同,这十年的蓝天保卫战,更多了科技的支撑。
2017年9月,国家层面成立了多部门协作的大气攻关领导小组,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下简称“攻关中心”),聚集2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协同攻关,改变了原来科研方面的“小散乱”情况。
当年10月,柴发合就先后赴太原、邢台,为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把脉”。这是攻关中心在区域治理上的创新——“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中心派出28个团队深入到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给当地找问题、想办法,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短期的污染防控措施和长期的空气质量改善方案。
柴发合说,要把每个城市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成因搞清楚,避免“一刀切”。
要让治理方案更“接地气”,柴发合几乎跑遍了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市的驻点城市,深入实地调研。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特殊性,不分白天晚上,也顾不上日常和节假日,组织城市重污染会商成了柴发合工作的家常便饭。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大气污染治理模式转变的里程碑——从城市单打独斗到区域联防联控。柴发合记得,在那之前,珠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酸雨控制等研究的铺垫,促成了这次成功保障。
北方的秋冬季容易发生重污染过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难度更大。柴发合再次作为专家参加研判会商,“可以说,北京冬奥会是多年来重污染季节空气质量保障取得成功的范例”。
两次奥运会跨区域联防联控并不容易。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而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产业以重化工为主,且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处于高位。
“每个城市有自己的问题,同时,城市之间也会相互影响,我们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讲清楚,找一个最大公约数,最后形成良性循环。”柴发合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家想通了”
10多年前,柴发合带领团队支撑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当时,兰州老百姓曾调侃,“冬天不敢穿浅色衣服”“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当地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摘掉了“黑帽子”。
柴发合说,其实团队做的都是帮助地方政府建立一些方法学基础的工作,但当地执行到位,效果超乎预料。
“兰州大气治理最大的启示是科学、技术还要和管理密切结合,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柴发合说。
柴发合回忆,早期大气治理的难点是不少污染企业是地方的经济支柱,“一些污染防治的措施执行不到位,明明知道有问题,但不舍得下狠手”。
但他也观察到,这几年,地方上转变非常大,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就是例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加上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特别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帮扶,都起到了实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在污染治理的层面上,同时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层面。我认为大家想通了。”柴发合说。
“为了赢回一两分钟的蓝天,没有任何停顿的理由”
2020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持续加重,有关重污染的话题满天飞,大家都在犯嘀咕:“这些天的空气是怎么了”,都想了解污染成因到底是什么、污染什么时候结束。
柴发合紧急组织相关人员,连夜准备污染成因分析材料,第二天一早及时发布了重污染天气专家解读,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回应了公众关切。
40多年来,柴发合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他们也已投身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我总喜欢跟大家聊一聊,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的。”他身上更重的责任,是再培养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向着更高的空气质量目标一起努力。
在柴发合看来,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环境科技工作者要解决实际问题,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来赢得环境质量的改善,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在大气污染防治这条路上,没有任何停顿的理由。”柴发合说,“我们宁肯多加几天班,只要能赢回来一分钟、两分钟的蓝天,心里也是非常快乐的。只要有需要,我就不会离开这个岗位。”
“美丽中国”,保卫蓝天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可比数据已实现“七连降”。
“按照我国标准,PM2.5已经进入了一个拐点。但和国际上的标准比较,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柴发合强调,“PM2.5污染,特别是重污染天气,绝大部分都是秋冬季PM2.5的影响。我们要持续把PM2.5控制作为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面对2023年上半年出现的空气污染反弹压力,柴发合认为,疫后经济复苏叠加不利的气候条件,确有较大挑战。
“减排是硬道理。”他表示,污染物协同减排和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是接下来的大气治理重点。
“‘十四五’期间,既要保持PM2.5污染持续下降,又要扭转臭氧污染升高态势,是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焦点和难点。”柴发合说,“最核心的问题是,不管是PM2.5还是臭氧,排放强度均处在高位。特别是针对臭氧,还需研究前体物排放下降对臭氧形成的机理,梳理清楚成因,采取更精准的方法,通过减排真正能实现空气质量的长期改善。”
“满足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空气质量到底要改善到什么程度,需要大家进一步思考。”柴发合指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