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引题)
星火可燎原 当好“青马人”(主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李川 李超
团十九大开幕会上,8名少先队员代表全国1.1亿多名少先队员为大会献词,抒发着他们对少先队的满腔热血,对共青团的无限向往,对共产党的崇高敬意。
在开幕会现场,团十九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应慧琳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扎根少先队工作一线,做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政治启蒙的引领者,让他们理解‘党、团、队’一脉相承的关系,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航标,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彩!”
应慧琳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学员。“青马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培养了一批批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他们践行“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带动、影响身边青年,投身到各个领域火热的社会实践中。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团十九大代表高洋博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22年7月,作为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她走进了黑龙江省共青农场。
在共青农场,聆听着老垦荒队员的回忆和讲述,高洋博切身感受到新中国7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追梦之旅,更是一次燃灯之旅。她将所见、所闻、所思转化为所行,在返回家乡后,立即组织青年学生开展了一场深入乡村的社会实践。
“在我的家乡,中药材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撑,许多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实现了脱贫致富。”高洋博说,作为中医药大学学生,她和同学将中药材种植基地实践劳动与学习掌握中药材生长知识相结合,努力让社会实践在田间地头“冒热气”。
今年4月,团十九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张芮槐成为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课堂上,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张芮槐深刻体会到理论与理论之间有所区别但又完全融会贯通的感觉。
作为“青马工程”学员,张芮槐曾连续两年深入大凉山进行红色故事宣讲,为山里的彝族孩子心里埋下红色的种子。
为了带动、影响更多青年,张芮槐带头组织四川农业大学传红志愿宣讲团,逐步组建起涵盖国省校院四级“青马工程”学员力量、包含本硕博组成的百人志愿服务团队。
“我们通过‘百人千讲’深入全国29个省份基层一线,针对不同对象建立‘菜单式’宣讲资源库,形成以党的科学理论青年化阐释为核心、线上线下结合的‘青马工程’学员宣讲体系。”张芮槐说。
团十九大代表韩旭东今年4月加入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是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一名博士研究生。通过“青马工程”班学习,韩旭东对党的先进理论的感知,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逐渐转变为“知其然而亦知其所以然”。
在《调查研究方法》课堂上,韩旭东第一次深入学习调查研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也是我们青年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韩旭东说。
如今,韩旭东还有一个身份,是学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青马工程”学习也令他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有了更多思考。
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键。韩旭东认为,“在促进学生学习理论上,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让青年学生听得进、学得懂、记得牢,在强化实践锻炼上,要依靠学生参与设计多元创新实践路径、平台,开展具有学校品牌特色的共青团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实践育人的成效。”
团十九大代表、2023年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茵同样在学校团委担任学生兼职副书记。
全国“青马工程”学员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代表。在展示汇报课堂上,学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职业特色,讲理论、讲发展、讲成就。
“航天青年分享他们保家卫国的初心使命,铁建青年讲述他们在海外披荆斩棘援建的经历……这些真实的经历、动人的故事深深震撼着我、启示着我,要坚定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争当大写的青年。”刘茵说。
结合所学,刘茵认为高校共青团应在“第二课堂”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我身边的大学生对于各式各样的学校活动都很有热情。我认为,要不断完善组织制度,设计更丰富的、更有育人效果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同学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增长才干、丰富经历、实现价值,得到收获与成长。”
如何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过“青马工程”的培养,高洋博的理论素养水平都有了新的提升,她深刻认识到,“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
这正是一批批全国“青马工程”学员的共识。从理论到实践,他们正开启一段“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的征程。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
团十九大代表侯维虎来自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0后的他是老师与朋友们眼中的“公益哥”。2016年,不到16岁的侯维虎就跟随老师与学长走进敬老院服务。
让他没想到的是,许多老爷爷、老奶奶围在他身边,希望能和他唠唠嗑、说说话。老人们谈论着彼此的经历,侯维虎也向他们讲起校园里的趣事,逗得老人们笑不拢嘴。从那时起,侯维虎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志愿服务。
今年年初,侯维虎参加了全国“青马工程”,担任班干部,负责收集班级学员的学习心得。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侯维虎更喜欢带着书本前往田间地头展开调研或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青海朔子蓝天义工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仅今年6月,他就走访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桦林乡鄂博沟村、逊让乡兰家村等多个村庄,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助学天使·青朔风行”留守儿童暑期支教活动“打前站”。
每次走访,侯维虎详细记录调研情况:暑假在村子里的什么位置开小课堂、课堂里有无新媒体设备、全村有多少留守儿童……西宁市、海东市多个村庄的基本情况一一被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中。
侯维虎将心中的小理想深深扎根在青海的乡村振兴中。截至目前,他参加公益活动500余场次,组织举办100余场次,活动时长达5000余小时,受益人群达两万余人。
“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这是团十九大代表、26岁的广西小伙儿朱永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已十余年的朱永盛是广西中翀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团支部书记。
今年4月,他成为全国“青马工程”学员。朱永盛很珍惜在中央团校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第一次进入中央团校,这里的课程内容丰富,让我长见识。”在中央团校的学习中,朱永盛更加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道理。
有一堂关于雷锋精神的课让朱永盛记忆尤深。“重温雷锋精神,原来雷锋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发展,这也将更好地指导我开展志愿服务。”
朱永盛很快将所学用于实践,在家乡策划开展“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带着500余名农技专家、技术能手、科技志愿者,向5000多名种植户宣传粮食安全生产知识和撂荒地复耕等相关政策,传授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机收减损技术等。
团十九大代表、重庆煜昆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主任李涵涵今年年初参加了全国“青马工程”。做共青团工作、青少年事务社工近10年的她,称这次学习是“回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事务工作也面临新问题,亟需提升各方面素养和能力。”
大学毕业时,李涵涵毅然选择投身基层,成立煜昆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她将公益服务、科普教育搬到青少年家门口;她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为农村困难家庭带去温暖;她带领团队和青少年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她走进10余个省市调研了近百家青年社会组织,为新兴青年社会组织建设出谋划策、问诊把脉;她带领的机构,每年直接惠及全市青少年儿童超20万人次……
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团十九大代表李杰是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西飞”)的团委书记。
赴武汉参加为期一周的实践锻炼,在中央团校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交流碰撞思想……对于1989年出生的李杰来说,自成为全国“青马工程”学员以来,这一年过得十分充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李杰看来,中航西飞团委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要嵌入与之紧密相关的科技创新等内容。
在中航西飞,“创新”已成为全体团员青年在工作生活中最亮丽的底色。一批形式多样、符合当下青年特点、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的青年品牌活动应运而生。
在全国“青马工程”学习期间,李杰将学习到的内容加以整理,并在中航西飞举办多场针对青年人的理论学习活动。“我们需要理论课,但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课。‘青马工程’的培训让我明白,学习内容要丰富,过程也要有趣。”
李杰坚持体系化推进青年创新工作,将“揭榜挂帅”机制融入青年创新基金项目培植中,探索构建了“导师团队+青年创新工作载体+青创空间”的青年创新工作模式,并先后打造青年创新论坛、创新创效大赛、精益擂台赛、创新成果发布会等多项品牌活动,有效发挥了创新品牌的联动效应,逐步形成了“有方向、有成果、有氛围、有激励、有阵地”的良好创新局面。
在由团中央主办的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中核杯”创新创效竞赛全国决赛中,中航西飞两项青年创新项目分别荣获研发创新类金奖和技术革新类银奖。其中,《大型飞机整机系统功能集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金奖。这项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整机系统功能集成测试,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的效率、深度和可靠性,实现结果评价向全流程评价的转变。
2023年全国“青年工程”学员、90后小伙儿袁鸿飞2014年与公益结缘,不知不觉已走过9个年头。那一年,袁鸿飞发动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成立了天津青年义务订票志愿服务队,开展“爱满回家路——网上订票我们帮您”公益活动,义务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网络代购春运返乡火车票。
6年来,袁鸿飞带着志愿者累计为进城务工者订票3.4万多张,累计垫付票款400多万元,涉及全国19个省份的300多个城市,至少帮助两万个家庭春节实现团圆。在上万次订票服务中,未出现一起“取到票不还钱”现象,爱心与诚信交汇出一股暖流,温暖了每个人的心田。
2015年年底,袁鸿飞在义务订票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民办非企业“一家亲青年志愿服务社”,拓展了志愿服务领域,从最初的一张火车票延伸到帮孤助残、扶贫济困、爱心献血、文明出行、科普宣传、环境保护等领域。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既是时代赋予“青马工程”学员的责任与使命,更是青年人的宗旨与信仰。目前,袁鸿飞带领的志愿者队伍从成立时的7个人发展到拥有29支志愿服务队、骨干志愿者超过4400人的庞大队伍。2022年,袁鸿飞又发起成立了天津市宝坻区第一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宝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团十九大代表,袁鸿飞说,他会继续努力,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以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