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原标题:环卫“母子兵” 两代马路情

文/河北日报记者 刘杰

在每个凌晨,在城市大街小巷,总有一群忙碌的身影。这是环卫工人正为城市“打扮梳妆”,他们披星戴月、不怕脏累、风雪无阻。

在廊坊,有这样一对环卫工母子——母亲石淑敏是全国先进女职工,儿子马希军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进的母亲带出了先进的儿子,两代人接力传承“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整洁,见证了环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对母子,聆听两代环卫人的讲述,“解码”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

坚守

“调不走的铁扫帚”

跟马希军约采访并不容易,几次都未能成行。他是廊坊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运管理站副站长,今年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需要迅速适应代表角色、提升履职能力,每天忙得脚不着地。

4月14日,记者再次联系马希军时,他正在赶往北京的路上,要去参加学习班。他说,母亲石淑敏是老环卫工,对环卫事业“情有独钟”,建议记者先跟他母亲聊聊。

“我们是环卫工,干的就是本职工作,有什么值得宣扬的?”4月18日下午,石淑敏老人在廊坊市曙光道环卫局宿舍楼的家中对记者说。

75岁的石淑敏,精神很好,脸上挂着笑。说起环卫工作,她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一家四口人是环卫工,我是‘调不走的铁扫帚’,儿子是大家眼中不生锈的‘螺丝钉’,对于环卫就是两个字——坚守!”

时间回到1968年,石淑敏20岁高中毕业,从天津市红桥区下乡到当时的安次县南营村。在别人介绍下,第二年她嫁给了朴实的农民马凤元,在农村一待就是10多年。其间,夫妻俩生下两女一男,马希军排行老二。

后来,国家对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做了调整。1983年,廊坊市进行知青选调,当年的9月13日,石淑敏被安排到安次环卫站从事环卫清扫工作。

“当时能去面粉厂、酒厂、钢厂等8个单位,我主动选了清扫工这个工作。”石淑敏说,当时很多人看不起“扫大街的”,可她觉得干环卫就成了“公家人”,心里还挺自豪。

“从村里到上班的地儿有25里路,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往城区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到家。”刚上班,石淑敏连着走了3天,双脚磨出了血泡。马凤元心疼她,花60元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骑着这辆“宝贝”自行车,石淑敏风里来雨里去,在环卫站一干就是15年。

干这份工作,反对的声音不少。“一出门就是一整天,孩子照看不了,种地也帮不上忙。”马凤元曾多次反对石淑敏干环卫,钱挣不了多少,“扫大街”名声不好听,村里风言风语也不少。石淑敏的心里打了退堂鼓。

“你们响应党的号召选调到环卫站,是骡子是马得出来遛遛,坚持不了、不能干的就请回!”想起环卫站领导的这番话,石淑敏暗暗下决心,一定干出个样儿让大家瞧瞧。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石淑敏都勤勤恳恳地坚守岗位,认真清扫街道。石淑敏的踏实肯干,领导和群众看在眼里,工作第一年,就评上了环卫站的先进个人。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姐弟三人就早早起来,跟着母亲去扫马路。”大女儿马希芹至今还记得,母亲给每人配一把小扫帚,教他们干活的窍门。压平扫帚面,轻拉长推,这样才不起灰、扫得干净。“碰到有些人看不起‘扫大街的’,母亲就告诉我们,工作不分贵贱,只要干好了,照样有出息!”

秋冬季节,街上的树叶、积雪多,石淑敏就发动丈夫和孩子们一起清扫。有一年大年初二,孩子的两位舅舅从天津赶来拜年,却发现石淑敏家里空无一人。一问才知道,全家人都出去扫雪了。两位舅舅赶紧找过去,一起跟着干。“唰、唰、唰”的声音,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童年里。

1987年,石淑敏曾有回天津的机会,按政策还能带走家中一名成员,成为天津市民。可为了家的团圆和已经“干出感情”的环卫工作,她拒绝了。1993年,石淑敏获评省劳动模范后,依照政策可以调到办公室当干部,可她再次拒绝了——有了荣誉更要坚守本职工作。

“不回天津、不当干部,说什么都不离开这个岗位,人们都喊我是一把‘调不走的铁扫帚’!”说到这儿,石淑敏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宝贝盒子”,向记者一一展示她获得的“全国先进女职工”“建设部劳动模范”等奖章和证书,脸上满满的自豪。

“我从事环卫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母亲的影响。”马希军说,母亲曾有调动到其他岗位的机会,可她依然坚守着。“从一个普通的清扫工到全国先进,我都看在眼里,对她很敬佩。我也慢慢接受了环卫这份工作,从中找到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工作价值。”

传承

“干就得干最好”

1984年冬天,一场大雪袭来,气温骤降到-11℃,石淑敏凌晨3时就走出家门,赶往清扫路段。“早晨遛弯儿的老人多,上班的人也多,万一滑倒怎么办?我们就得时刻关注天气,提前出门扫雪。”

石淑敏裹一层头巾,套着两件棉袄,戴了两副手套,脸冻得发红。“大早上的,哪能不冷呢。不过没事,扫扫雪就不冷了。”

每遇到雨雪天气,石淑敏都早出门一小时。“无论什么情况都要保证提前上岗,赶在大家上班前把路面扫干净。”那年冬天,她发烧感冒六七次,但一天也没歇。“一人一个路段,自己歇了,马路谁扫?咬牙也得坚持!”

干清扫工作15年,石淑敏扫过兴安街、解放道等最难清理的道路。“这些路段住户多,还有菜市场,垃圾自然也多。我负责1000多米的路段清扫,还得劝大家别乱丢垃圾。”哪个路段难扫,她就扫哪里,从来不拈轻怕重。

“工作不分贵贱,岗位不分大小,干什么都要踏踏实实的,干就得干最好!”石淑敏是这样做的,也这样教育3个子女。

马希军高中毕业后,也干上了环卫工作。他不是抡扫帚,是挥着铁锨清运垃圾,每天跑10多个清运点。第一次干活,他捂着鼻子,忍着腥臭装卸,午饭都吃不下去,一天下来头昏脑涨。到了家,他嫌弃地把脏衣服丢在门口,洗澡恨不能把自己搓掉一层皮。

“当时年轻气盛,正是谈对象的年纪,觉得干环卫不光彩,好几次想过放弃。”马希军说,刚开始上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上学就去扫大街”。

石淑敏看出了马希军的心思,就劝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平凡的岗位,也能闯出大天地。“直到有一次,我清理完大街上的垃圾,回头一看,整条街道干净整洁,心里顿时涌出一丝成就感。”他告诉记者,母亲说的那种自豪感,真的可以让人忘掉一身的疲惫。

1994年,马希军正式成为一名垃圾清运车司机。每次出车,他都会把清运点上的垃圾仔细地用铁锨铲到车上,再用扫帚将残留的垃圾清理干净。离开前还要将车斗里的垃圾盖好,生怕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二次遗撒。

2016年,马希军被任命为清运管理站的副站长。当时,廊坊市正在推广桶装垃圾直运新模式,他利用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逐一走访试点单位、小区和学校,制定出《生活垃圾桶装直运试点工作方案》,为直运模式在廊坊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

4月24日凌晨4时,前一天才结束培训匆匆赶回廊坊的马希军,准时出现在同事们面前。第一班36辆车排成长队,他拿着酒精检测棒挨个对驾驶员检测,并随机抽检车辆灯光、设备情况。“遛早的、出早车的,说不定从哪里就冒出来,一定要加倍小心,绝对不能疏忽大意!”

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马希军练就了“听设备声音、知清运进度”的本领,单臂吊车、压缩车等车辆都能熟练驾驶,很多操作技能在站里无人能及。而大家敬佩的,不只是他的岗位技能,还有他在工作中下心思、肯琢磨的那股劲儿。

几年前,家住花园楼小区的几户居民要求把垃圾中转站搬走。“学生要高考,住户意见很大,态度很坚决。”花园楼垃圾中转站站管员刘立响说,那天晚上11时多,马希军赶了过来,协调解决。

站在居民的角度,马希军在小区里转了几圈,感受到夜间转运带来的问题,可这个站点太重要了,搬走根本不现实。他经过考虑,向大家承诺:“暂停夜间清运作业,尽快解决噪声问题。”大家看他态度诚恳,留下一句“观后效”就散了。

这让马希军看到了希望。当天,他就拟定了整改方案,取消夜间清运,同时将夜间倾倒的生活垃圾分运到群安街等4个中转站,半个月就解决了问题。住户们看到整改成效,不再坚持搬走垃圾中转站,还不时给站管员送来开水和食物,大家处成了好邻居。

2018年,在检查垃圾中转站时,马希军被垃圾箱撞到了面部。同事侯晓辉回忆:“当时他忙着工作没在意,过了几天我瞧他眼睛红肿出血了,就建议他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左眼视网膜脱落,需要手术治疗。”

因为要到北京检查、预约手术,马希军先是安排好各项工作,才赶往医院。“医生说,已过了最佳治疗期,只能做修复性手术,无法彻底恢复。”可马希军只调养了3天,就赶回单位继续上班。如今,他的左眼瞳孔变成了白色,看东西依然模模糊糊。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从清运装卸工到垃圾清运队队长,再到清运管理站副站长,马希军从没离开过垃圾清运战线,他已经深深爱上了环卫工人这个角色。

变迁

从“四大件儿”到“智能范儿”

万家灯火时,“唰、唰、唰”的扫马路声,冲淡了夜晚的宁静。对于石淑敏而言,这样的场景存在回忆中,更不时出现在梦境里。“那时候,我白天拿着笤帚、簸箕捡拾垃圾,晚上8点钟开始扫大街,经常是大汗淋漓,累得腰酸背疼。”

刚干清扫工作的石淑敏,一米五几的个头,40来公斤的体重,挥动着一把1.5米长手柄、四五斤重的大扫帚,特别费力。“我们是晚上扫大街,都是纯人工,每扫一次,尘土飞扬,看到我们,大家都躲着走。”

“一把小笤帚、一把大扫帚、一个簸箕和一辆手推车,靠着这环卫‘四大件儿’,我一干就是整整15年。”石淑敏感慨道,在“四大件儿”的陪伴下,她走在街头巷尾,见过点点繁星,也看过微微晨光,“一把扫帚扫天下”是工作的真实写照。

“从刚工作时17个人扛着扫帚扫大街,到今天2000多人的机械化清扫,变化之快我想都不敢想。”石淑敏退休后闲不住,义务清扫道路20多年,一直坚持到现在。她经常站在路边,看清扫车在马路上扫出的痕迹,那是她最喜欢的风景。她说:“吃过当时的苦,才知道如今的甜。”

如今的甜,马希军的感受最真实。工作以来,他倡议和推动清运站收运模式改革和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主城区垃圾中转站以压缩收集箱取代了地埋式、行车式等传统收集设备。“从原来的纯人力到拖拉机、翻斗车、扫地车,再到智慧环卫平台,大大提升了垃圾收集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环卫行业人员多、事情杂、任务重,丝毫马虎不得。4月24日凌晨4时30分,“兼职司机”侯晓辉开着皮卡车,载着马希军和记者穿梭于大街小巷,检查垃圾中转站及设备运行情况。

“我们承担着市区87座垃圾中转站、211个垃圾收集大箱、202个直运服务单位以及3个垃圾定时收集点的生活垃圾日常清运工作,每天清运700多吨,必须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马希军说。

6时27分,在花园楼垃圾中转站,3辆垃圾清运车排着队,依次把垃圾送入压缩箱。马希军介绍:“这是移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一天能压缩10多吨垃圾,再送去焚烧发电,噪音低,还环保。”

拍拍压缩箱,马希军就知道快满了——这是他从箱体震动的情况判断出的。果然,“箱内已满”的指示灯很快亮起,单臂吊车迅速就位,准确地将挂钩挂上压缩箱。伴随几声机械声响,压缩箱稳稳地落在车上,准备下一步的运输和处理。

花园楼垃圾中转站、城市旺点垃圾中转站、春阳路垃圾中转站……马希军边检查边介绍廊坊市垃圾清运行业的变迁。“1996年有了地埋式、行车式垃圾中转站,2013年大规模推广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017年启用环卫智慧管控平台,现在每天都用微信工作群指挥调度。”

“某某车辆行驶超速,队长及时提醒降速”“某某小区门口垃圾未清运,队长及时安排”……8时22分,马希军手机里的“清运站安全检查群”“清运站业务检查群”接连弹出信息,并附上了位置信息和现场图片。半个小时后,群里人员反馈信息:“问题已处理完毕。”

回到办公室,马希军打开环卫智慧管控平台,点击查看某辆车,油耗数据、当前位置等信息立即显示出来。“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实时监控清运作业,快速对偶发事件实时调度,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安全问题,马希军始终挂在心上。他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全天穿梭于各垃圾收集站点巡回检查,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推动垃圾清理安全高效运转。

在同事们眼中,马希军身上的工作服或挂满灰尘、或一身油渍,但胸前的党徽始终闪闪发光。他的办公室里,灯光经常从晚上亮到凌晨。“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加快,垃圾清运的任务越来越重,我作为党员更得往前冲。”

由于平时工作忙,马希军很少陪伴家人,去年还忘了给母亲过生日。谁知,母亲自己打车来单位看他,还带了他最喜欢吃的炖牛肉。“他忙,不能回去看我,我就来看他!”母亲的话让马希军当场落泪。

时光匆匆。29年时间,马希军从刚开始不情愿干环卫工作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如今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环卫精神的传承,在这对母子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河北日报记者刘杰摄)

记者手记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精神传承方式

曾经采访过不少环卫工人,知道他们的辛苦。但采访石淑敏、马希军这对母子,还是让记者多了一份不同以往的感触:母子俩用执着和坚守,各自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精彩人生——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精神传承方式。

联系采访马希军,他不是在一线调度指挥,就是在检查清运设施,或者在外地学习培训。管理250余人的清运队伍,确保清运车辆安全运行,做到每天700多吨垃圾“日产日清”,这些工作,他都要努力干到最好。

每年清运管理站举行技能大赛,用铲车把五层砖块一层层移到别处,码成同样的五层,马希军最快只要20秒。用单臂吊车摆放垃圾箱,车辆出库完成操作再入库,他最快用时1分20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干环卫,母亲是我的领路人,时刻用言行影响着我!”马希军说,小时候,他就跟着瘦小单薄的母亲,扛着扫帚去扫马路。“母亲用行动告诉我,干工作就得不怕脏、不怕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就要干最好!”

见到石淑敏,记者很难想象,在这个瘦弱的身躯里,竟隐藏着如此坚韧的力量。有调回天津当国企工人、坐办公室当干部的机会,她都坚决拒绝了。干环卫15年,哪里任务重,她就在哪个路段清扫。环卫精神,正是因为她,得以在这个家庭两代传承。

马希军的大姐马希芹、妻子张静也是环卫工,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马希芹回忆,高中毕业后,她拗不过母亲,不情不愿地干了扫大街的工作。头一个月,她心灰意冷,工作也心不在焉。“母亲知道我的委屈,每天看我扫不完,就默默地帮我完成剩下的工作。”

母亲弯着腰一扫帚一扫帚地替自己“收尾”,马希芹看在眼里,那一阵阵“唰唰”声也扫在她的心上,她很快安心干起了这份工作。后来,马希芹因财会业务突出调到了机关后勤,她把扫大街的踏实心态,也带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

“工作不分贵贱,干好了就是对党的最大回报!”“咱干工作,不能骄傲自满,要踏踏实实的,苦干实干!”每隔一段时间,一家人就会聚到一起,开起家庭会议,石淑敏这个主持人,每次都用自己的故事,来激励家里的每一个人。

马希军的女儿马洁,提起奶奶扫大街,说得也是绘声绘色。“小雨淅淅沥沥,收水口井箅子上的菜叶、塑料袋等垃圾,奶奶一点一点地用手抠出来、捡起来……”在成长过程中,她读懂了环卫工奶奶,读懂了父母和姑姑,如今经常在朋友圈宣传环保、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采访结束后,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深深印在记者的脑海里。对于他们而言,干环卫是一种职业的热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可见,好家风是一场父母与子女的“双向奔赴”,是亲身示范,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心中“那个最想成为的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