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原标题:对话劳模工匠谈奋斗 | 张黎明:让技能人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玺 海报设计 陈子蕴

张黎明是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抢修班班长。扎根电力抢修工作36年来,他干一行、精一行,矢志创新,用匠心点亮万家灯火。“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说。

第四代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高压刀闸新型防护装置、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如今,张黎明的创新成果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利器。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黎明在党的二十大第二场党代表通道上说,将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工人力量。

最近,张黎明正在研发移动式共享充电桩。在他看来,高质量发展为一线技能人才建功立业赋予了光荣使命,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张黎明建议,企业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让技能人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1、您最近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黎明:我目前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在岗位上持续创新,当前主要精力放在了研发移动式共享充电桩上。与传统“一对一”固定充电桩不同,移动共享充电桩将充电桩由私人化变为共享化,从固定式改为移动式,扩大了覆盖范围,使充电更灵活,效率更高。

移动共享充电桩走空不走地,不占用固定车位,一台可覆盖多车位。车主只要将车辆停到充电桩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一个车位里,通过控制箱操作将充电桩移到车旁,取下充电枪即可给电车充电,改变了以往“车找桩”的局面,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实现“回家充电”。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已经在两个社区试点应用,正在完善优化中。

2、目前,各地、各领域都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对一线技能工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哪些新挑战、新要求?如何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张黎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为一线技能人才建功立业赋予了光荣使命,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首先,我们要坚持政治立身,永葆工人阶级的政治本色。其次,我们要弘扬艰苦奋斗、敬畏职业的劳模精神,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再次,我们要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努力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者和排头兵。最后,我们还要弘扬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首创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用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提升一线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我所在的国网天津电力就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让技能人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拿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我是张黎明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指导更多职工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引导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创新工作中,鼓励大家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近年来,依托创新工作室,我带领团队累计开展技术革新500多项,研发“可摘取式低压刀闸”等多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200多项。更让我骄傲的是当前黎明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黄埔军校”。在其引领下,国网天津电力已经建立了63个创新工作室,有2000余名员工参与其中,他们不断提升个人技能,持之以恒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积聚了来自产业工人的奋进力量。

3、在推进本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劳模、工匠为代表的技能工人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张黎明:在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国网公司多措并举,深耕人才培养沃土,给我们技能人才提供了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施展才华的精彩舞台,拼搏竞技的一流擂台。说到“劳模”,可以说这个词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社会示范性和强大的群众号召力。从老一辈的铁人王进喜,“雷锋传人”郭明义,到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王进、“状元技工”许启金、“博士工匠”谢邦鹏等,我们的劳模群体很有公信力,也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在企业发展中,身边的劳模、工匠积极发挥“榜样”“头雁”效应,用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鼓励更多的职工热爱自己的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用心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激励着更多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拿我自己为例,我是大家评选出来的先进劳模,这对我来说是荣誉更是责任。在当选先进模范后,我已经先后开展各类宣讲160余场,听众近10万人次,我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实现“个体先进”向“群体先进”拓展升级。我可以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为技能人才开展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平台,延续和发展“师带徒”这种“薪火相传”的传统培养模式,真正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从单个到“批量”。

4、最近五年,您在本领域取得了哪些突出创新成果,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何看地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张黎明:近五年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创新成果就是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传统的带电作业就是靠人工,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密不透风的绝缘工作服、笨拙的绝缘手套等安全设备,在10千伏高压带电线路设备上作业,不但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而且存在“高空坠落”、“高压触电”两大风险。

前几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逐渐普及,我就开始琢磨能不能也发明一个机器人,让它代替人工开展带电作业。工作人员就不需要登高,只要在下面操作控制机器人就能完成带电工作任务,既安全又轻松。经过不懈努力和四次迭代升级,我们研发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了从纸面到实体、从笨拙到灵巧、从人机协同到全自主的转变,达到国际领先。《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导则》成功通过IEEE NesCom(新标准委员会会议)审查并正式获批立项,填补了配网带电作业领域国际标准空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获评“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我是信心满满。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队”,我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超过11亿人口提供电力服务。在积极发挥电力保供的主力军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动能的同时,国家电网还积极适应时代需求,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绿色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已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有33条,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时,围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等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举措,一件件实事,无不记录着广大干部员工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的清晰足迹,彰显着国家电网作为能源央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六个力量”作用,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责任担当。身为一名电网员工,我很自豪,也相信我们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在岗位上持续创新的动力十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